UCA|北美新视界

陌生人,请你记住,你是值得被爱的!

12月初,一个年仅26岁的摄影师自杀身亡,引起了国内网民的广泛关注。11月28日,这个名叫“鹿道森”(原名周鹏)的大男孩,在微博上发布遗书后失联,消息一出,2.1亿网友在微博发起#寻找鹿道森#的活动。 历时几天的搜救,最终还是在12月初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在浙江舟山附近的海域,渔民发现了他的尸体。 是因为抑郁吗? 有人说,他的离去是大概是因为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因为他在遗书中写道—— “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自愈,但很多时候你越想摆脱的东西,就越不能……我好累,我不想再逃了……我的状态越来越不好,突然崩坏的情绪,无法集中精神工作,失眠焦虑已经牢牢控制我,又或者昏睡一整天……” 可是,这个在亲戚/朋友眼中“懂事、有礼貌、温暖、有才华、积极向上”的阳光大男孩,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抑郁的深渊呢? 鹿道森生前是独立摄影师,10万粉丝的博主,还在网上开设了摄影课程,网友称,他的课程价格是“良心价”,授课非常有耐心、负责任;在摄影圈朋友眼中,他是一个阳光、有梦想、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摄影师(详见网文《摄影师“鹿道森”去世后:中伤的流言和悲痛的家人》)。图片来自网易 在5000字字字泣血的遗书中,他讲述了自己缺爱的童年,曾长期遭受校园霸凌的悲惨遭遇;成年后追逐的艺术梦想,却因为贫穷而一再受挫…… “压垮我的不是一个稻草,是无数的沙粒,我走一步都像背着大山走。成长经历的伤口,毕业跃入人海的迷茫,因为长相引发的容貌焦虑,越来越远的梦想……没有爱,没有钱,没有生活的动力,没有未来。” 在这封令人泪目的信里,他一再地提到了对“爱”的渴望。 “我们存在于这世间,不被爱不被关心……” “我也渴望光、渴望温暖、渴望爱,渴望一个幸福的家。” 那么,他的父母,不爱他吗? 骂你,是因为爱你? 在后续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11月30日,周鹏的家人在电话中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家里人没有给他任何的压力,可能是他自己想多了,爸爸妈妈对他也非常好,还给他贷了款让他创业。”——潇湘晨报 与“鹿道森”系表亲关系的伍女士(化名)对于那些报道中片面解读并抨击“鹿道森”父母的描写感到很悲痛。“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只是关心孩子的方式不一样。”——红星新闻 亲姑姑还透露鹿道森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很疼爱儿子。——新浪微博 可是,在鹿道森的遗书和他生前发布的微博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文字—— 从小生活在责备的环境里,9岁时因为不能完成高年级的功课,爸爸一脚踢过来; 成长过程充满了争吵;他们之间,我与他们之间,再去回忆的时候,竟会想不起来一个快乐的时刻; 永远说家里没钱;(鹿道森)多用一分钱都觉得满是愧疚; 永远要求被服从;以爱之名禁锢、讽刺、封闭,伤害…… 永远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长大了被催着成家立业……他们永远只在乎金钱、名利、地位,没有人关心你是否幸福、快乐…… 这些行为真的是“爱”吗?

不OK,也OK!——“Talking Together,Saves Lives“讲座回顾(求助资源汇总)

11月4日美东时间晚上6点半,北卡中央大学(以下简称NCCU)和北美华人联合会精神健康项目组(以下简称UCA Waves项目组)举办了一场名为“Talking Together,Saves Lives(讲讲你的故事,挽救鲜活的生命)”的网络座谈会。 嘉宾们讲述了他们在高校、工作中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故事,讲述了他们自己曾经的挣扎,以及是如何走出困境的经历,并列举了一些大学生在遇到精神健康问题时,可求助的资源。 这次讲座的主持人之一,UCA wave项目总监陈健说:“感谢所有的演讲者和小组成员,感谢所有的志愿者,当然还有所有的与会者!”“我们感谢你的工作,感谢你加入我们的对话,谈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欢迎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让更多大学生能了解到获取帮助的途径。” 现场调查结果 173人注册参加了这个由NCCU的在读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网络座谈会。在讲座前的线上调查中发现,参与活动的学生来自28所高校,其中52名学生来自NCCU(33%), 4名来自UNC, 3名来自Duke。 大约41%的注册者是父母。一些大学教职员工(18%)和社区成员(6%)也参与了座谈会。 参与座谈会的人员组成。 调查中还提出了一些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问题。当被问及以下问题: (1)是否可以识别心理健康问题 (2)是否有信心支持他人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3)当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时,是否有信心和能力去寻求帮助 约52%、49%和51%的受访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然而,约12%、16%和18%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三个方面缺乏信心。 调查结果还揭示了我们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一些偏见。约27%的受访者同意或强烈同意“我所在社区的人会更少地考虑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约35%的受访者同意或强烈同意“患有精神疾病会带来一种羞耻感”。然而,许多受访者不同意或强烈不同意(72%)“寻求专业帮助意味着你不够强大来管理自己的困难。” 许多人(66%)认为“心理问题往往会自行解决”,这表明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大约65%的注册者对接受心理健康急救(MHFA)培训感兴趣,有些人甚至想成为一名培训师。许多受访者(56%)也对参加同伴支持小组感兴趣。 讲座成员 NCCU学生Ashley Sherman和UCA WAVES项目主任、NCCU护理系讲师陈健(Lily Jian

成为孩子的精神后援,我们能做什么?-《觉醒》讲座回顾&下期讲座预告

2021年10月24日,美国华人联合会心理健康项目组(以下简称UCA WAVES)举办了一场以预防自杀为主题的免费讲座。 在讲座中,播放了纪录片《觉醒》(Wake Up),在观影后的讲座中,心理健康专家们与听众互动,答疑解惑,一起探讨心理健康和预防自杀的相关话题。 来自37个州的397人注册参加了这次讲座,注册人数最多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伊利诺伊州、德克萨斯州和纽约州。73%的人以前从未参加过UCA活动。68%的人表示他们有兴趣参加未来的UCA WAVES活动。 纪录片《觉醒》是由非营利组织“觉醒计划”(Project Wake Up)制作的,该组织倡导扩大心理健康资源,改变人们看待心理健康的态度,提高人们对自杀的认识,鼓励人们对于自杀者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注。 这部感人的纪录片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影片的核心人物是自杀身亡的瑞恩·约瑟夫·坎迪斯(Ryan Joseph Candice),他是“觉醒计划”创始人的好朋友。 影片还讲述了多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受过自杀困扰的美国人的故事,包括大学生、LGBTQ+社区、美国退伍军人等等。 透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影片探讨了特定社群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自杀的联系。《觉醒》还涉及了枪支自杀和预防自杀的枪支管制等问题。影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防止枪支自杀的策略,以及持有枪支的问题。 故事中一再的提到,对于那些受到自杀困扰的人来说,寻求帮助的道路仍然障碍重重。无法获得资源和污名化只是其中两个最常见的障碍。 讨论 除了心理健康支持和自杀预防,专家小组还讨论了华裔社区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区支持在精神健康康复方面的作用。小组成员强调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的积极影响。这些支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教师、校内辅导员和家庭。专家们还谈到了如何从体制上解决资源获取障碍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预防自杀。 在家庭方面,专家鼓励父母和孩子之间公开、非评判性的对话。“寻求帮助”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父母可以通过成为孩子生活中第一个给予支持的成年人来培养孩子的这一技能。 在美国,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10大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9)。对于10-34岁的人来说,它是第二大死亡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9年)。 这次《觉醒》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活动提醒我们,心理健康支持和自杀预防仍然是影响所有人的紧迫问题——特别是在这场大流行期间,以及对那些容易遭受歧视、解雇和种族主义的人来说。 预告 一个“生死攸关”的话题      每年有1100名美国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自杀身亡。从去年疫情爆发以来,更多人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2020年,五分之一的大学生/研究生有过自杀的想法。

世界吻她们以痛,她们选择报之以歌……

10月16日,美国华人联合会精神健康项目组(以下简称UCA Waves)组织了一场“探讨抑郁、自杀和其他精神疾病”的公益讲座,讲座中首映了由获奖纪录片导演常昌富教授(Changfu Chang)为两个家庭拍摄的纪录片《走出深渊(Stories that save lives)》中的部分内容,再现了精神疾病是如何给彭一玲(Elaine )和Irene这个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痛苦历程…… 十几分钟感人的影片片段播放结束后,彭一玲女士和女儿Irene出席了线上的座谈会,她们饱含着悲伤的泪水,真诚地告诉大家,对她们来说,录制影片的过程极其艰难,因为需要打开尘封的记忆,宛如重新割开已经结痂的伤口,把过去曾经痛彻心扉的经历,再重新感受一遍……可即便如此,她们也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再现这些真实的经历,才能让更多人被触动,唤起更多人对于心理以及精神健康的关注、了解,帮助更多潜在的、或是正在痛苦中挣扎的患者,预防更多的悲剧发生。彭女士说:“我希望那些不幸患了精神方面疾病的朋友能够明白,患病并不等于世界末日,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治疗,希望永远在,生活还能恢复正常。我愿意陪着大家一起走上康复之路。”Irene说:“回忆旧事,令我无比伤痛,可这也是我的生命中极为有意义的部分,我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精神疾病的传播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广泛,希望有一天大家在谈论精神健康问题的时候不再有羞耻感,也希望让有同样问题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彭女士在生命最黑暗和绝望的时刻,接触到美国精神健康联盟(NAMI),一个全国性的精神健康自助组织。通过NAMI,她学习了“家连家”教育课程,明白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知识,以及如何帮助女儿。走出“精神疾病”的深渊后,彭女士和她的女儿Irene都投身于义工的行列,在旧金山湾区成立了MHACC华裔精神健康联盟,大力普及精神健康知识,全美有超过上万人从中受益。彭一玲说:“很多抑郁症病患抱怨说,别人根本无法理解体会他们痛苦的感觉。的确,没有得过这个病,恐怕永远无法感同身受。我自己是从这个深渊里走出来的,也想帮助其他在深渊里挣扎的病患走出来。希望就在不远处,相信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遭遇劫难,有人选择逃避,彭女士和她的女儿Irene选择了坚强面对;当经历生离死别,有人选择沉沦,彭女士和她的女儿Irene选择了化悲痛为警示世人的勇气和力量;世界吻她们以痛,她们选择报之以歌! 关于本次讲座的几个调查数据:01 登记参加这次讲座的共有656人,来自45个不同的州,其中来自加州的参与者最多(96人,占23%)其次是马里兰州、马塞诸塞州、伊利诺伊州和新泽西州。实际参加人数为395人。 02 在登记的人中,41-56岁的人占了总数的64%,57-74岁的人占了23%,25-40岁的人占了8%。03为什么参加这个讲座,选择最多的三个原因: 1、倾听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真实经历2、了解更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识,以便于和家人讨论相关问题3、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羞耻感 结语和感谢UCA Waves项目负责人陈健女士(Lily Chen)说:因为时间有限,本次讲座中未能安排足够的时间与听众互动,但在接下来这周末(10月24日)的讲座中,我们会请来四位精神科的专家/医生现场解答大家的问题,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10月24日  周日美东时间晚上 6:30-9:00观看预防自杀和心理健康之纪录片:《Wake Up》导演:Nate Townsend美国华人联合会(UCA)精神健康项目组(Waves)邀请您一同观看纪录片《Wake Up》,并参加小组讨论。这部纪录片是非盈利组织Project Wake Up为改变人们看待心理健康的态度,预防自杀行为而制作的一部非常感人的纪录片,该片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采访对象包括大学生、退伍军人、政治拥趸、变性人、反枪支控制人士等。在观影后的座谈中,心理健康专家们将与听众互动,答疑解惑,一起探讨华人社区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自杀预防工作。

警钟!北卡知名大学5周4起自杀事件……

据北卡州本地媒体WRAL10月11日报道,10月9-10日,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CH)发生了两起自杀事件,这已经是最近五周内的第三和第四起自杀事件了(两起身亡、两起未遂)。 校长古斯凯维奇校长在周日晚上的一封信中说:“无论是在我们的校园还是在全国,目前都处于心理健康危机之中,我们意识到大学生自杀的风险在增加。”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表示,自杀是15至34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自杀率飙升。 据Abc11报道,当记者采访在UNC就读的学生时得知,该校的“咨询和心理服务部门”(CAPS,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因为人员短缺,常常需要等待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挂上号”。 该校新闻系教授Deb Aikat说,“当你正在和精神健康疾病做斗争的时候,你需要马上得到帮助,需要倾诉和有人倾听……几周的等待时间就像永恒一样漫长。” 负责该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艾米·约翰逊(Amy Johnson)表示,等待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专业人员流失了。而专业的精神健康辅导专员短缺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UNC,也同样发生在目前全国各地的健保部门。 10月2日的下午,同样是该校的一名才来美国不久的中国新生,因为精神极度压抑被送到医院,幸得北卡华人联合会(以下简称CAFA)和志愿者的陪伴、照顾、关怀和支持,才得以从精神魔障中脱离,安全返回国内。 近期发生在北卡大学的这一系列精神健康危机事件,再次让大家意识到精神健康问题的严峻,尤其让有孩子正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家长们震惊和后怕。 痛定思痛:如何能帮助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孩子渡过难关、走出黑暗、拥抱阳光,重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或许才是家长们、学校、乃至整个社区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陈健是美国华人联合会青少年精神健康项目(以下简称UCA Waves项目)负责人、CAFA外联部部长。据介绍,她所在的学校以及华人社团一直在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精神健康意识,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志愿者,加强预防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陈健说,上周四(10月7日)北卡中央大学针对达勒姆房管局职员及该校学生组织了一次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培训。 本月23日,CAFA还将与威克郡精神健康组织(NAMI-Wake)合作,邀请精神心理专家再次开展精神健康急救培训,培训20名志愿者,目前报名人数已经远远超过额定人数。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放下成见和偏见,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积极预防并储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需求,UCA Waves近期将组织3场精神健康方面的讲座,希望家长们不要错过—— #

从痛不欲生到重获新生,《走出深渊》纪录片预告短片首映&与剧中人现场座谈

抑郁症是什么?有人说是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人说是矫情,企图博得众人关注;有人说是心情低落,忍一忍就会过去…… 它藏在生活中隐秘的角落,让人容易忽视。醒来到起床需要几个小时,会被认为是懒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会被认为是休息不好;失眠多梦,肠胃不适,会被认为得了其他疾病…… 以上其实都是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会诱发或加重躯体疾病,会诱发患者施行自残,日积月累后可能会摧毁抑郁患者。 抑郁症,就像是大脑的“流感”,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杀手。 可是,由于对抑郁症的不了解,很多人拒绝相信家人(尤其是孩子)患有抑郁症,更加不能接受药物和专业治疗,而是选择忽视或硬撑,最终导致悲剧产生…… 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勇敢地走到公众的面前,用她们曾经痛不欲生的真实经历,来告诉大家—— 抑郁症很可怕, 但比它更可怕的是“讳疾忌医” 是逃避和无知…… 走出深渊 01: 彭一玲女士的自述 丈夫去世,女儿和我都病了 我和我的高中同学组成家庭,生下女儿。十多年前我移民美国,努力工作,操持家务,一心成为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 但生活并不总是遵循我们希望的路径,精神疾病的挑战不期而至。 我丈夫41岁时因酗酒去世,这对我打击很大。白天,我强颜欢笑地工作,夜夜垂泪到天明。有好几次,我拿着车钥匙开了车门,连先迈哪一只脚上车都要考虑20多分钟。 雪上加霜的是,我还没从丈夫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遭到更大打击:女儿发病了。 最初的迹象是,女儿连续十几天失眠。我以为她只是学业繁重,建议她多运动来解压。几个月后,女儿的情况愈加严重,认不得学校辅导员,也认不得我,必须强制送院治疗。 在医院,女儿被诊断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五个月内四次进出精神病院。我很绝望,整个人崩溃了。我长时间失眠,不停地哭泣,不敢出门,恐慌和极度焦虑。好几次试图自杀,想带着女儿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一天,我坐朋友的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觉得朋友开车太快,受不了,要求她开慢点。当时我失控地尖叫,脸色惨白,冷汗直冒。朋友们以为我心脏病发,把我送到医院急诊室,四小时检查下来,没发现身体有问题。 医院建议我去看精神科医生,最终被诊断为恐惧症和抑郁症。 丈夫原来是双相 让我震惊的是:女儿的精神科医生根据家族史判断,我丈夫并非是简单的酗酒,他在大学时就已经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一直用酒精自我麻醉。而我在20年的共同岁月中,对此却一无所知! 回想起来,我丈夫在世时已经有很多迹象: 他有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所不能;有时又非常消极,什么都不愿意做。这其实是很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可是我不懂,只知他酗酒多年,根本没想过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紧紧抓住“松开的手”——预防另一个生命在下一个40秒内自杀

著名诗人泰戈尔用“生如夏花”来赞扬生命的鲜活与美好。然而,在世界各地,每40秒钟就有一个人由于不堪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压力或是疾患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给家人与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永久的伤痛和损失。 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司科学家亚历山德拉·弗莱什曼(Alexandra Fleischmann)博士说:“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这相当于每四十秒钟就有一人死亡。实际上超过一半的自杀发生在年龄较轻的人群,也就是低于45岁的人中间。自杀是15至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特别是女孩,这令人非常非常难过。” 9月是自杀预防宣传月,这是一个提高人们对这一禁忌话题认知的时间。 为什么有的人会放弃生命?面对种种生不如死的困难或者痛不欲生的经历,怎样去接纳与改变?如何帮助身边的他们走出自杀的漩涡? 弗莱什曼:“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发现的自杀人数最多,占所有自杀事件的79%。 然而,如果你看一下每十万人口的自杀率,你就会发现高收入国家的自杀率最高,为每10万人11.5例。高收入国家死于自杀的男性几乎是女性的三倍,而在中低收入国家男女自杀人数更为均等。”在高收入国家,公认自杀与精神疾患,特别是抑郁症和酒精使用障碍之间存在联系。许多自杀是因丧失处理生活压力的能力,如财务问题、关系破裂或慢性疼痛和疾病,而陷入危机时发生的冲动行为。此外,经历冲突、灾难、暴力、虐待、丧失亲友和疏离感也与自杀行为有着密切关系。遭受歧视的弱势人群,如难民和移民、土著人、性少数群体和囚犯的自杀率也很高。 自杀想法就像心理健康状况一样,可以影响任何人,不论年龄、性别或背景。事实上,自杀往往是精神健康状况未得到治疗的结果。

“我是谁?“——《华二代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免费讲座开始报名!

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为什么在家里感受到的文化,和在学校里感受到的不一样? 为什么我在家里吃的食物,其他同学觉得无法接受? 为什么我的性格不能像其他美国同学一样热情、奔放? 为什么我必须勤奋刻苦,上好大学? 为什么我必须要学习中文? 为什么…… 这些问题,想必是许多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二代们想过、问过、挣扎过的问题。 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东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的摩擦、碰撞、差异、甚至冲突,比如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家庭观念、社会责任等等。 正是这些难以调和的差异和冲突,常常让华裔青少年感到困惑和烦恼,甚至是痛苦和压抑。 文化和身份认同 旨在关注华裔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美国华人联合会WAVES项目小组(以下简称UCA Waves项目),将于9月26日举办一场免费讲座,探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与身份认同”的话题。 讲座内容 A、身份的定义是什么?是什么具体定义了文化身份?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identity? What defines cultural identity

《反亚裔歧视、反校园霸凌,父母须知手册》【上篇】(推荐收藏)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学校可能会遭遇歧视/霸凌/冒犯/欺负,家长们,你们是否了解,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积极面对呢? 1: 如何应对微歧视(冒犯) 给孩子的建议: 向冒犯者提问——“为什么你认为这[有趣/真实/恭维]?” 用“我”来表达你的感受——“这让我感到[失望/受伤/激动]。” 练习一下当别人对你有轻微冒犯时,你该如何回应。 给父母的建议: 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你的孩子能够分享他们被冒犯的经历,不评判是非,倾听、了解、接纳孩子的感受。 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给孩子提供建议,并一起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2: 如何应对歧视和霸凌 你担心孩子被歧视/霸凌吗? 在疫情期间,圣母大学从事心理研究和大学生临床心理咨询的谢维扬博士和她的同事针对华裔父母进行了一项调查,258位家长回答了以下问题: “在COVID-19期间,你有多担心你的孩子(或你自己)受到欺凌或歧视?” 只有4%的人表示,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疫情期间受到歧视。22%的人说他们有点担心,48%说比较担心,26%说非常担心。 学校是如何反霸凌的? 美国K-12教育系统的每个学区都会设定该区的反霸凌政策。学校在学生守则和校规里都会明确反霸凌的政策。” 同样的,在大学里,也有相应的校规、上报流程、干预处理机制。 建议父母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看看本校区对于仇恨、种族歧视的政策和规则。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霸凌行为? 1.身体攻击(打、推、掐、踢) 2、戏弄和辱骂 3、散布谣言或告诉别人不要和某人做朋友 4、网络欺凌(“现在欺凌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它也发生在家里。”)

UCA WAVES丨同舟共济,助己救人,“精神健康急救”培训项目火热进行中

全球疫情此起彼伏,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已经延续了一年多的病毒大流行,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据凯泽家族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简称KFF,该基金会一向聚焦于与医疗保健相关的问题)的一份调查报道称,2021年1月,全美41%的成年人报告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近4倍。 而青年人(18-24岁)报告出现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比例则更高,达到56%。与成年人相比,年轻人报告有药物使用的比例更多(25%对13%),有自杀想法的也更多(26%对11%)。许多年轻人已经处于精神健康不良和滥用药物的高风险之中,可其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治疗。 5月27日,UCA-WAVES项目(详情请看附录)主管,北卡中央大学(以下简称NCCU)护理学院(Nursing School)的Dr. Sujaya 和 Ms. Chen (陈健女士)举办了一场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以下简称MHFA)培训课程,旨在培训出合格的心理健康急救员(现场培训8小时,或在线培训6小时),从而帮助那些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 参加本期培训的人员和讲师。本文图片由陈健女士提供 当天,有三位华裔参加了这个培训,培训后,一位参与者说:“Mental Illness 翻译成中文叫’精神疾病’,在中国文化圈及华人社区,往往因担心对患者人格的贬低而羞于谈论它。其实,它与其它传统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一样,只是一种病,与人格无关。同时它高概率地造成一个生命的早早离去,这让我们对逝者深感惋惜痛心,对活着的亲人来说,伤痛更将伴随其一生。怎样能让大家有更多的知识去了解和包容它;怎样在第一时间发现它并对患者提供帮助;怎样避免生命早逝的悲剧……带着这些疑问,我参加了培训,导师们的讲解很好地解答了上面这些疑问,让我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本次培训中获得证书的华裔顾先生。 MHFA培训也是NCCU“同伴互助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疫情期间,护士要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NCCU护理学院意识到疫情给护理学院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推出了Peer Support Program(同伴互助计划),在学生中培训心里健康指导员,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改善心里健康问题。 参与了这个培训的NCCU护理学院的四年级学生Ashley Sherman说:“全职工作并且全职上学本来就很辛苦,而疫情引发的种族问题和社会动荡,对于有色人种的护理专业学生,压力会更大。作为少数族裔护士,我想要有所行动。我希望有人能够看到说:‘嘿,她做到了,我也能做到。’”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