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六期 2023-07-16

NEWS 01 民主党保守议员阻止拜登的劳工部长提名 寄托了众望的亚裔女性劳工部长候选人苏维思(Julie Su),由于民主党保守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和克里斯滕·西内玛(Kyrsten Sinema)等人的反对,导致她在参议院的提名机会微弱。 曼钦在7月13日周四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苏的进步立场,阻碍了她带来劳资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鉴于共和党的一致反对,民主党议员的犹豫甚至反对具有致命的影响。  白宫发言人周四回应说,“总统对代理国务卿苏的支持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希望参议员曼钦和参议员西内玛重新考虑他们的立场”。 苏目前是劳工部代理部长,此前曾担任加州最高劳工官员,工会和进步团体热情支持她的提名,称她将积极加强工作场所保护,特别是针对最弱势的低薪工人。有的民主党人表示,并不急于推动提名投票,她应该继续以代理身份管理劳工部。 NEWS 02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结束访华旅程 美国财政部长珍尼特·耶伦(Janet Yellen)结束了中国之行,但美国政治气氛里的反华情绪依然让中美贸易正常化的希望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耶伦上周与中国高级经济官员和国务院总理进行了为期两天、长达十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讨论,讨论了贸易刺激因素和其他政策分歧。她表示,这些会议使美中关系“更加稳固”,但并没有公开表示美国准备放松关税。  耶伦去年主张取消对“非战略”商品的部分关税,以此作为在高通胀情况下缓解某些特定成本的一种方式。然而,华盛顿的贸易和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削减关税将有助于美国公司和消费者、以及中国出口商,但这样做会让拜登在选举前的脆弱时刻受到共和党的批评。 自从前任政府以来,美国的反华情绪达到了一个居高不下的水平。以共和党为主的鹰派视中国为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敌人,也没有足够的降低关税的政治意愿。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甚至取笑耶伦握手的姿势,说她“令人尴尬的卑躬屈膝,是一个历史性错误”。 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和前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Nikki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六期 2023-07-16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五期 2023-07-08

NEWS 01 美国的西洋参业仍在经受贸易战的风霜 西洋参历来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但是自从2018年川普政府发起对话贸易战之后,中国方面开始对西洋参征收40%的报复性关税,如今也只是降低到32%,让人远高于之前7.5%的水平。《南华早报》对西洋参农场经营者姜明涛的采访说,这间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人参农场的产量已减半,尝试改种胡萝卜和玉米,但这两种作物都无法带来可类比的收入。 人参的主要场地是该州的马拉松县(Marathon),这一农作物为当地带来上百的工作职位,其每年2000万美元的贸易额占了当地经济的三分之一。除了关税,中国方面还要求对人参进行认证,入境口岸的文件要求也更加严格、使用标准化的集装箱,使得运输成本更高。 当地的县长凯蒂·罗森伯格(Katie Rosenberg)表示,无论是美国国内的人参市场,甚至是当地商人开始生产的人参啤酒,还是对其他喜爱人参的亚洲国家的出口,都无法弥补在贸易战之前对中国的销售额。 人参种植者们敦促立法者解决贸易争端,罗森伯格还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进行了交谈,主张外交、对话和双赢,并要求威斯康星州政府缓解贸易战。但他们表示对现状的无奈,即华盛顿对中国的不信任根深蒂固,立法者也迟迟不愿推动变革。  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取消美国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四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必然触及这个问题。根据之前的新闻报道,耶伦对于川普的关税政策持批评意见。 NEWS 02 北京限制半导体金属元素的出口 近日,中国宣布将对镓和锗这两种用于高端半导体的金属实施出口管制,这是对待美国的高新技术限制政策的最新回应。据悉,全世界的镓基本都产自中国、俄罗斯、韩国和乌克兰。拜登政府此前制定了严厉措施,限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获取美国技术,美国也一直在劝说盟国也实施类似的举措。 6月30日,迫于白宫压力,荷兰也宣布了限制向中国销售部分芯片制造设备,全球最先进的、来自荷兰制造商的光刻机。7月4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可能正准备限制中国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以杜绝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利用云提供商的高端处理器进行业务、规避美国的芯片制裁。 NEWS 03 喜剧片《欢乐之旅》聚焦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趣事 本周末上映的新片《欢乐之旅》(Joy Ride),为近段时间以来亚裔主打的影视节目带来新的亮点。该片是《摘金奇缘》和动画片《拉雅》的编剧、马来西亚裔美籍华人Adele Lim首次执导的作品,讲述几个美籍华人女孩在中国大陆寻找生母的奇遇记,在疯狂搞笑的背后,这部电影准确地捕捉了亚裔美国人的挣扎,包括他们在美国社会里感到的角色定型、被排斥感或去性感化。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五期 2023-07-08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四期 2023-07-02

华社寄语 本周最高法院对Affirmative Action (简称AA)的裁决引发了华社的很大反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十个华人就有十种不同的反应。有欢欣鼓舞的,也有痛心疾首的,更有五味杂陈或心情复杂的。笔者也算是属于“五味杂陈”派的吧。 大学录取的AA政策历来争议很大,超过一半美国民众不支持。在极度政治分化的今天,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如果得不到一半以上人口的支持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目前AA碰到的问题是:两个同样合理、但是相互有潜在冲突的社会诉求在大学录取这个棘手的问题上撞车了,也即所谓“competing public interest”。一个是追求择优录取原则所反映出来的平等精神,即表层是要求meritocracy,而实质是要求equal protection;一个要求大学生源的多样性,也即diversity。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保障择优录取的平等权利却是社会公平和进步的保障。都有道理,你说怎么办? 我们不应把AA的争议简单化地看成是黑与白、对与错、或正义与邪恶的化身。我们也不应把这次判决变成一个争辩不休的口水话题。我们应该把这件事作为我们社区的“teachable moment”,变成我们成长和成熟的转机,变成我们学习参与民主的契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需要大家珍惜。 须知,美国华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平等待遇的司法抗争历史。其核心,就是第十四宪法修正案的“equal protection”平等待遇条款。从1886的Yick Wo vs Hopkins,华人在高院打赢了美国历史上应用该条款的第一次官司,到最近司法部反驳佛州排华土地恶法给出的理由,再到本周高院对AA的判决,都是围绕着这个第十四宪法修正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条款而展开的。在目前美中关系急剧恶化,华人处境艰难,这个第十四修正案可以说是咱们华人的命根子,护身符啊。 AA的初衷没有错。华人社区追求平等对待的努力也没有错。只要我们的心还能时刻想着所有族裔的社会公平和平等对待,那AA初衷之精神也没死,不会死。 放眼未来,我相信,美国社会已有足够的进步,美国高校有足够的善意,美国政府也有足够的政策和资源安排,来帮助受此判决影响的少数民族学生。 历史并不会因此而倒退。 薛海培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四期 2023-07-02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三期 2023-06-25

NEWS 01 挑战美国政治的华人妇女参政先驱李美步 本月上架的新书《年轻而不安》(Young and Restless),发掘了美国历史上那些帮助激发了社会进步运动的女孩们的故事,包括1912年带领女权人士走上曼哈顿第五大道、支持女性参政权的华人李美步(Mabel Ping-Hua Lee,1897-1966),当时她只有15岁。 该书作者Mattie Khan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她写到,当时有传闻称,中国已将选举权扩大到女性,这让纽约人感到震惊。对于那些渴望投票、真正实现美国的自由理想的白人女性来说,这是一个苦涩的消息;对于那些怀有反华情绪的人来说,则是一种耻辱,此时《排华法案》已经推行了三十年,美国禁止大多数中国人越境。  在纽约、波士顿和辛辛那提等城市,妇女选举权的倡导者与中国活动人士联手宣传,将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作为与中国的进步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的社会偏见如此之深,甚至连她们的会面也成为话题,1912年4月的一期《俄勒冈人报》就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妇女与白人共进晚餐”。 在纽约,李美步和她的母亲参加了这些讨论,并获得了发言权。李美步出生在广州,本命李彬华,三岁随母亲前往纽约与父亲团聚,她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演讲者,是当地著名高中的唯一一名华人学生,她发言呼吁赋予华人女性同样的受教育权及社会福利。  1913年,李考进巴纳德学院,在校期间参加辩论俱乐部和中国学生组织、继续倡导女性选举权。1917年妇女被允许享有投票权,同年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在那里,她还跟胡适结识,被他赞为“倜傥不凡”和尊称为“圣女”。1922年,她从哥大博士毕业,成为该校首位华人女博士。 NEWS 02 美国司法部指控四家中国化学品公司 美国司法部6月23日宣布在纽约南区和东区逮捕了两人,并公布了三份起诉书,指控湖北阿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marvel Biotech)等四家中国公司及其员工犯有与前体化学品芬太尼(Fentanyl)生产、分销和销售相关的罪行。 这些起诉书是首次起诉中国化学品制造公司和中国公民向美国贩运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在本次调查中,美国缉毒局查获了200多公斤与芬太尼相关的前体化学品,足以致死2500万人。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三期 2023-06-25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二期 2023-06-17

NEWS 01 美国华裔女学生旅游德国不幸遭遇黑手 当地时间上周三,来自伊利诺伊州的21岁女大学生Eva Liu和22岁的好友Kelsey Chang,在德国的旅游胜地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 Castle)旅游时,遭遇另一美国游客侵犯和攻击,在反抗中双双被推下峡谷,Eva不幸遇难。 Kelsey因为试图保护Eva,而被凶手先行抛下悬崖,但是在跌落了五十多米后侥幸存活。当时凶犯诱骗她俩,说他可以带路去一个角度很好的观光台,然后在山崖小路上暴露了自己的罪恶目的。 凶手随后被警方逮捕收监,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细节,但据目击警方逮捕过程的人说,凶手满脸和脖子上都是被抓的血痕。 消息传来后,听到的人无不震惊难平,为这两个刚刚准备绽放人生的美丽生命痛惜不已。  UIUC副校长声明说,Kelsey Chang于今年五月获得了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Eva Y. Liu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两人都刚刚毕业,本应该能够庆祝如此重要的成就,而不必担心如此悲惨的结果,伊利诺州大学对Eva表示沉痛哀悼、对Kelsey表示深切关怀。尚未证实的传闻说Eva还有一个孪生姐妹,这让此事更平添了一层悲伤。  当地社会责备美国人在当地犯案,虽然调查还在进行,但是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凶手事先已经预谋,他跟两个女孩子住在同一家旅馆,可能因为她们的年轻单纯已经当作了下手目标。 华社应该强烈要求对凶手的背景和动机予以详细调查分析,以便美国社会反省如何给华裔女生们一个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遭遇其他美国人。 NEWS 02 北美亚裔女孩外型令中国大陆新生代效仿 一种被称为“北美亚裔美女”(ABG,Asian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二期 2023-06-17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一期 2023-06-11

NEWS 01 多数亚裔美国人不愿肤色种族因素影响高校招生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调查显示,亚裔美国人对待平权行动(AA)的态度呈现多样化,其中大多数都不支持在高校入学标准中纳入肤色、种族因素。 在听说过AA的亚裔美国人当中,不论是在美国出生还是海外出生的,对平权行动的看法没有显着差异,都有大约六成的人认为是好事,而有15%的人认为不好。就美国整体来说,听说过AA的美国成年人只有36%支持它,而反对的人高达29%。  在谈到大学录取标准时,亚裔成年美国人普遍认为,高中成绩 (87%)、社区服务 (71%) 和标准化考试成绩 (71%) 应该是大学录取的考虑因素,只有21%同意纳入肤色和种族因素,高达75%的人则明确不同意。 党派因素有着显著份量:在民主党支持者或认同者当中,认为AA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人数对比,大约是64%对11%;而在共和党的支持者或认同者当中,这个数字对比大约是32%对39%。 但是,90%的亚裔共和党人和70%的亚裔民主党人都表示,不认可种族因素应该纳入录取标准。 美国最高法院正在考虑由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对哈佛大学等高校的诉讼,其判决结果将影响AA的未来。 另一方面,亚裔美国人促进正义协会(AAJC)等亚裔美国民权组织,则表示支持招生过程中考虑种族因素。 NEWS 02 亚裔美国人拥护最高法院关于投票平权的判决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一期 2023-06-11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期 2023-06-03

NEWS 01 美国各州抗议地产禁售法案运动成效显著 在美国各州针对国籍的地产禁售法案成为正式立法之前的紧张时刻,各地华人及其他民众纷纷利用民意及法庭途径进行了反击。  上周,德州SB 147等相关法案因为未能进入听证会,从而无法在本次议会期结束前进行投票,为进一步的抗争争取了时间。 在佛州上个月通过累的禁售法律SB 264后,四名作为佛州居民的中国公民及一家主要为华裔客户提供服务的房地产公司,已经提起联邦诉讼,以期在该法律于7月1日生效前能被阻止。  在阿拉巴马等其他各州,也在出台或者已经通过类似的的法案及法律,反对者普遍认为,针对国籍的歧视性的财产法律是不公平、不合理和违宪的。 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会长薛海培强调,这些法案不公平地将移民与政府等同起来。 作为针对性的举措,国会亚太裔美国人核心小组(CAPAC)主席、众议员赵美心(Judy Chu)和 CAPAC 住房工作组主席艾尔·格林(Al Green)在国会提出新的法案,以限制各州法律继续进行针对特定国籍的立法尝试。  “购买不动产——无论是用来当家的新房子、还是用来经营业务的商业地产——都是移民家庭、学生和难民追求美国梦的关键一步”,赵美心说。 NEWS 02 民主党在亚裔美国人中的支持率呈现代际递减 根据皮尤(Pew)研究中心本月公布的一项调查,亚裔美国人选民在美国扎根时间越长,对民主党的支持率就越低,这使得年长的亚裔选民可能成为未来选举的重点争夺人群。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二十期 2023-06-03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九期 2023-05-27

NEWS 01 郗小星在法庭获胜将继续针对美国政府的诉讼 在被诬告为从事间谍活动后,天普大学教授郗小星本周三在上诉法庭获胜,将能够对联邦调查局(FBI)提起诉讼。2015年,FBI特工突然持枪涌入他在费城的家,并以与经济间谍活动有关的欺诈罪名将他逮捕,指控他涉嫌与中国分享超导技术并以刑期和罚款作为威胁,然后在几个月后又突然撤销指控。 法官裁定,允许这位物理学家继续起诉美国政府的不当控罪、非法搜查、以及扣押和监视其家人所造成的宪法权利侵犯。 由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提供部分代表,郗小星试图2017年对政府提起上述诉讼,指控FBI特工“有意或鲁莽地做出虚假陈述”以支持他们的调查和起诉。 他还声称对他的逮捕是歧视性的,像其他一些华裔学者一样因为种族身份而成为目标。地方法院于2021年驳回了他的案子,但郗小星去年提出上诉。此案现在将被踢回地区法院,继续进行长期的法律斗争。 郗教授曾参加UCA主办的2016年第一届美国华人大会,为学术交流正常化、反对种族定性而发声。 2020年,他还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年度萨哈罗夫(Andrei Sakharov)奖,以表彰他对推动科学界的人权保护作出的贡献。颁奖词说:“他以明确和坚定的主张,支持美国科学界和开放的科学交流,特别是在澄清涉及科学间谍的案件中,为阐明国际科学合作的性质所做的努力”。 NEWS 02 加拿大联邦政府投资支持华裔博物馆 5月23日,加拿大经济部长伍凤仪(Mary Ng)宣布将向华裔博物馆(Chinese Canadian Museum)投资五百多万加元。 作为加拿大第一个此类博物馆,华裔博物馆将纪念华裔加拿大人的历史、贡献和传统。其中加拿大文化部通过“加拿大文化场地基金”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翻新该馆的永久馆址“永生号大楼”,这是温哥华唐人街最古老的建筑。 工程结束后,这里将有超过2万呎的现代化展览空间。加拿大太平洋经济发展署通过“旅游救助基金”向永久性的博物馆场地投入200万元,让华裔博物馆开发游览体验。预期新博物馆的开发将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旅游业的复苏。 此外,加拿大文化部注资支持《寻影觅迹——1923排华法案》首场展览,介绍加拿大排华法案的关键议题和相关史料,通过展现个人和家庭的故事,彰显当事人的遭遇,并探讨该法案的内容及其对华人社区的破坏性冲击。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九期 2023-05-27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八期 2023-05-21

NEWS 01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领导白宫人工智能工作组 5月13日,华裔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陶哲轩在自己的博客公布,他和物理学家劳拉·格林(Laura Greene)将共同领导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组(Workgroup on Generative AI)。该小组将于当地时间5月19日在PCAST会议期间举行公开会议。 他表示,工作组将关注生成式AI技术在科学及社会领域的影响,包括ChatGPT等基于文本的大型语言模型、DALL-E 2和Midjourney等图像生成器、以及蛋白质设计及天气预报等科学应用。 据悉,AMD的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和谷歌云首席信息安全官菲尔·维纳布尔斯(Phil Venables)也是这个工作组的成员。据美国白宫在官网发布的文章介绍,PCAST成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组旨在帮助评估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机遇和风险,并就尽可能确保公平、安全、负责地开发和部署这些技术向美国总统提供意见。 NEWS 02 电影系列回顾展聚焦80年代亚裔电影历史 由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电影和电视副教授Brian Hu策划的《80年代的亚裔美国人》在线展示,将从本月起在Criterion频道播出12部老电影。 介绍蚊子说,1980年代标志着亚裔美国故事片制作的第一个十年,随着开拓性的导演试图在银幕上表达他们复杂的文化身份,这一时期充满了探索性的主题和风格,包括Wayne Wang的独立电影里程碑式作品《陈失踪了》(Chen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八期 2023-05-21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七期 2023-05-13

NEWS 01 调查显示亚裔美国人的归属感全美最低 据AXIOS报道,一项对亚裔美国人的社会追踪调查显示,一半的亚裔美国人表示由于种族或族裔因素而在美国感到缺乏安全感。只有 22% 的亚裔美国人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在美国有归属感并被接受,这一数字略低于西裔(25%)或非裔(24%),而对于白人受访者,这一比例则高达57%。调查由亚美基金会(The Asian American Foundation)进行,这一研究并表明了缺乏归属感背后的原因:亚裔美国人报告说,在工作、学校或公共交通等地方经历过歧视甚至仇恨犯罪,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在美国拥有权威或权力。 于此同时,美国社会对于亚裔依然缺乏了解,十分之三的美国人不记得重要的亚裔美国人历史事件或政策,相当多的美国人仍然是除了李小龙、成龙就说不出其他的亚裔名人,迫切需要更多的教育普及。报道说,亚美基金会本周还宣布新增65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反仇恨、AAPI 教育和亚裔叙事建设计划。 NEWS 02 佛罗里达立法让亚太裔美国人历史进课堂 亚太裔美国人(AAPI)历史走进中小学教室的潮流,如今来到佛罗里达,本周,该州成为由共和党主导的州里第一个通过类似法案的州。法案将要求教授AAPI的“移民、公民、民权、身份和文化”,他们对美国社会的贡献,以及二战期间对日裔美国人的监禁等历史。专门推动将AAPI纳入公校的非营利组织Make Us Visible Florida,花了两年时间为此目的而奔走,负责人Mimi Chan表示,“亚裔美国人的历史是美国的历史的一部分。”该法律将于今年七月一日生效,不过课程仍需数年时间准备。 NEWS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七期 2023-05-13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六期 2023-05-06

华社寄语 1882年5月6日,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这项立法旨在禁止中国移民因其种族而进入美国。该法案是当时美国普遍存在的日益增长的反华情绪的直接结果,它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通过了专门针对特定种族群体的法律。 今天,当我们回顾《排华法案》的历史时,它提醒我们,允许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在我们的社会中扎根是危险的。该法案是一项不公正和歧视性的措施,几十年来对华裔美国人社区造成了重大伤害,影响了他们移民、找工作和融入美国社会的能力。 在我们反思这项可耻立法的周年纪念日之际,重要的是,我们要花点时间认识到许多移民社区今天仍在经历的持续斗争。从反移民的言论到寻求限制移民进入这个国家的政策,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让恐惧和仇恨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反对历史的重复,我们可以努力创造一个重视多样性、理解和接受的社会。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大声疾呼,反对任何地方存在的种族主义和歧视,并努力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光明、更包容的未来。 美国华人联合会(UCA) 2023年5月6日 NEWS 01 美国华人入选《时代》百人榜 华裔美国演员、脱口秀明星黄阿丽(Ali Wong)最近好事成双:不但她主演的网络美剧《Beef》好评如潮,本周她还入选《时代》评选的最有影响力的百人名单,同时入选的还有凭借《瞬息全宇宙》咸鱼翻生而大放异彩的男演员关继威(Ke Huy Quan)。推荐人的介绍如是说:脱口秀是黄的激情所在,这对她来说是表达创造性的重要平台,她的家人、朋友和艺术就是她的世界,而不会被名利分心,在创造上她不怕深入挖掘,向他人和她自己提出尖锐的问题,充满犀利和幽默。至于关,他冲破亚裔机遇稀缺的困境而征服奥斯卡的故事令人动容,推荐语说,他塑造的、为自己赢得奖项的银幕形象Waymond,代表了善良、耐心、温馨等稀有的品质,这也是他本人所体现的积极面,并为保持梦想而奋斗,是最深刻的精神力量。他们两个公众人物,都体现了中国文化背景的优秀品质,挑战了社会对亚裔的成见。  除此之外,入选时代百人榜的还有两位华人,分别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CATL)的创始人曾毓群(Robin Zeng),以及TikTok的首席执行官周受资(Shou Zi Chew)。百人榜分为艺术家、先锋、奋斗榜样、领导者、巨擘和发明家等板块,目前华人华裔的份量还有很大的空缺。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六期 2023-05-06

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五期 2023-04-29

NEWS 01 近百名华人联合州议员在州府奥尔巴尼呼吁将农历新年设为纽约州公共假日 4月25日,来自奥尔巴尼、雪城、罗切斯特、法布罗等社区的近百名华人联合十位州议员在纽约州议会大楼集会,呼吁州议会通过州参议员刘醇逸、州众议员William Colton等人的提案,将农历新年设为纽约州公共假日。具体而言,刘醇逸、Brian Kavanagh等递交了参议会S2351提案,William Colton、Grace Lee、Ron Kim等四十多名众议员递交了众议会A1275提案。 集会上,议员、华人社团、韩国社团、越南社团、国际文化社团的代表依次发言致辞。主持集会的William Colton表示,将农历新年设为州法定假日,能体现纽约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质,也是表彰亚裔贡献的体现;加州已经通过类似立法,纽约应该跟进。  刘醇逸认为,作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裔,亚裔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和节日应受到同等尊重;将农历新年设为官方节日,可表明政府支持亚裔,鼓励纽约人一起庆祝亚裔传统节日。Grace Lee说,农历新年是亚裔家庭团聚的日子,使其成为法定假日可以让亚裔文化在纽约得到认可,让亚裔历史教育得到重视。Ron Kim表示,疫情期间亚裔社区遭遇仇亚犯罪与歧视,今天社会需要大声疾呼,亚裔也是美国的一部分。 亚太公共事务联盟(APAPA)纽约分会会长王晓薇说,近190万亚裔生活在纽约,其中很多人会庆祝农历新年,若能将其设为州公共假日,表现了社会对亚裔贡献的肯定。 APAPA雪城分会会长贺荔宁也表示,农历新年是在美亚裔庆祝最多最重视的节日,也是全球最多人庆祝的节日,农历新年成为法定节日,体现了纽约州的文化多样性。 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会长薛海培、首府华人社团主席秦伟、上州国际中心会长Jennifer Zhao、上州越裔领袖代表Tai Shaw、大纽约急难救助协会会长王宝铭都发表了演说。  来自Fayetteville-Manlius高中的学生代表栾舒元表示,她喜欢过农历新年,希望它能成为法定假日,有一天可以和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做新年装饰,准备年夜饭,好好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奥尔巴尼高中三位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也来到集会,带着自己制作的展示中国文化的海报,支持将农历新年纳为法定假日。现场还有好几位华裔小学生,高举宣传牌,和大家一起大家高声齐呼,“Make … Continue Reading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十五期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