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大会专题八】四位华裔女性讲述从政之路:期盼代表族裔发声,追求社区最大福祉
辛琳 北美新视界2018-10-29
在美国的政界舞台上,华裔很少,华裔女性更是寥若晨星。令人欣慰的是,一批优秀的华裔女性近年崭露头角:她们有的进入市级政府或立法机构,有的胜选成为州议员,有的奋力竞选国会议员,她们在改写华裔参政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引领她们参政?她们将如何代表华人的利益和呼声?

9月29日,在美国华人联合会UCA 主办的第二届美国华人大会上,再次组织参政议政与公共服务论坛,4位热情真诚、优雅自信的华裔女性成为大会一道靓丽风景。她们来自不同生活成长环境和背景,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但同样热心服务华人社区、公众与社会,有着强烈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她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作为华裔美国人,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功,也要关心华裔群体的利益、关心社会与国家,通过参政议政让我们的社区和国家变得更美好。
李林笛(Lindy Li):

将把竞选进行到底
以两次参加国会议员竞选,在全美华人社区与美国主流社会获得众多关注支持,并促进华人参政热潮的李林笛(下图)主持了这个论坛。


她热情坦诚地用中文作为开场白:“我今天看到大家,感觉特别样切,就像回家一样,我们是一家人。大家都知道我参加了两次国会议员竞选,我很抱歉没有成功,感觉对不起大家与华人社区的支持。但是我得到很多人的鼓励与支持,希望我继续努力。我不会放弃,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会继续奋斗。我觉得我生来就是要做公众服务,我决定从政并参与竞选的动力与目的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是要为华人移民和后代及国家服务。”
李林笛是在美国成长的第二代华裔。3岁时随留学的父母来到美国,高中毕业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金融专业。她是第一位连续四年担任年级主席的女性,并连续六年担任年级校友会主席。毕业后进入华尔街,曾在摩根士丹利和默克公司工作过。
为了服务公众,她毅然辞去高薪职务,在2016与2018先后两次以民主党身份参选宾州国会众议员席位,赢得来自全美华人和一些社区的鼓励和支持,《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NBC等诸多主流媒体相继报道过她。

(伊利诺伊州知名民权律师萧爱萍(Anne Shawn)(中)在论坛上向来宾介绍了论坛背景及主持人李林笛(右一),并在会场接受丁丁电视台专访)
前不久,林笛与塞拉俱乐部(The Sierra Club)合作,促使宾州发电厂安装污染控制并大幅减少碳排放。前纽约市市长、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问题特使Michael Bloomberg称赞这项协议是“呼吸被发电厂污染空气的所有人的重大胜利”。林笛还是全美(Do It in the Dark)行动的创始人,通过竞赛鼓励大学生在节省钱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福布斯》对此做过报道。
李林笛目前担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民族理事会执行委员,兼任民主党妇女委员会共同主席。此外,她还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111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她所主持和制作的“与Lindy Li一起听”访谈节目在费城大都会地区有线电视播出,较有社会影响力。她目前正在创办一个帮助青年心理健康的机构。
马静仪(Theresa Mah):
我服务华裔与所有选民
作为伊利诺伊州众议员首位华裔议员,马静仪(下图)很高兴应邀参加了两届美国华人大会,并自始至终参加各种活动。

马静仪说:“我非常荣幸和来自全美各地的华人同胞、社区负责人和美国各界人士一起探讨参政议政、华裔社区与美国发展等议题。举行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看到更多人的参加。”
她讲述了自己的参政故事:她的父母是第一代华人移民,一直是当地华人社区的志愿者,也希望她能服务华人社区。在她担任伊州政府高级顾问时,有机会接触了州立法者、内阁成员和州政府各部门,和同事们一起合作解决了许多问题。“那时,我发现州议员中没有一位亚裔,华裔社区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我所在的选区有25%的华裔,50%的拉丁裔,20%的欧洲裔移民,于是我决定参选州议员,得到了父母及华人社区的支持。”
马静仪说,“在我当选后,经常有华人同胞到我的办公室去反映问题、提意见,有的同胞希望我只代表华人社区。我很高兴看到他们来政府,这就是参政议政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不能只代表华人利益,因为我是社区的所有人的议员,不仅要代表华人选民的合法利益,也要代表其它族群的共同利益,做有利于社区发展的事情 。所以我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以更好地服务拉丁裔选民。”

(马静仪在会场接受丁丁电视台专访)
马静仪生于加州旧金山,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5年前,她第一次来到伊州,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拥有现代美国历史博士学位,有历史、族裔研究和亚裔研究教学经验,后成为大学教授。作为州长的高级顾问间,她和同事们努力推进多元化和少数族裔代表权,与多个团体合作推动问题解决,如移民权利、工人权利、投票权、语言便利服务和医疗保健问题等。2016年,马静仪当选为伊利诺伊州第一位亚裔众议员,因此创造了历史。
在州议会,马静仪服务多个立法委员会,涉及中小学教育,老龄化,健康与医疗保健差异,医疗保健许可等。在她的第一个任期内,她成功地主持并通过了关于民权、消费者保护、语言便利服务和移民权利等方面的立法。最近,她被参与负责伊州全面统计委员会,确保在2020年人口普查期间所有人口的准确计数。
伊莉莎•陈(Elisa Chan):
弃商从政无悔选择
2009年,当伊莉莎•陈(下图)决定放弃成功的企业经营,代表共和党参加德州圣安东尼奥市议员的竞选时,她的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冲动,并说她会对这一选择而后悔。而她坚持选择从政之路,并成功当选,赢得了超过70%的选票。她还在2001和2013年再次当选,都获得了超过70%的选票。


9年来,伊莉莎不仅在市议会发挥作用,还是地方共和党基层组织负责人,创办了两个亚裔商社团组织,带动了当地华人与其他亚裔参政议政。
生于台湾的伊莉莎,在1987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理学学士学位,于1988年移居美国攻读研究生,1993年获得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3年来,她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并但与丈夫创业取得了成功。她是德州圣安东尼奥市议会第一位亚裔女性,也是第一位在美国第七大城市市议会服务的移民。


(9月27日在国会山迎宾招待会上,伊莉莎(右)致辞)
论坛上,她坦承自己接触政治是在创办企业之后,这是因为遇到很多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一直都希望有人能为华人社区和企业合法利益去代言。“为此我为很多竞选人捐过款,但他们竞选成功后并没有兑现诺言,令我非常失望。有人说,如果你不知道游戏规则,你就不能玩游戏。中国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我感觉我们只是做研究、办企业是不够的,我们要去影响政策并参与制定政策。我环顾左右,没有人想从政。我想,总有人要出来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去做呢?我就这样走上了竞选、从政之路。”
伊莉莎坦言,从政确实是不容易,但她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我很高兴能帮助华人社区、社会与这个国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现在都为我自豪并支持我。”

齐丽丽(Lily Qi):
支持华二代从政,我们自己也要站出来竞选
与华盛顿特区相邻的马里兰州蒙郡正在进行州议员选举,街道上到处都是参加竞选的候选人广告牌,其中不少牌子上赫然写着一个华人名——“Lily Qi”。
这位候选人就是齐丽丽(下图),现任蒙哥马利长郡副行政总长,马里兰州第一位从中国走上美国郡一级行政要职的政坛明星,也是该州历史上竞选州议员席位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参选人。

“作为第一代华裔移民,大多数人认为去参与投票、捐款就够了,但自己本身不愿去从政,他们期待第二代去到政界发展,为我们代言。”齐丽丽讲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我认为,我们要支持华二代从政,但我们自己也要站出来去竞选,而不是让孩子们为我们去争取权益。此外,我们的孩子在美国出生长大,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出于平常心来参选州议员,也许我䊨不了,但我不怕输。”


齐丽丽是来自上海的第一代移民。她在印第安纳州曼彻斯特大学获得传播学学士学位,在俄亥俄大学获得组织传播硕士学位及MBA。她在担任蒙哥马利长郡的副行政总长间领导了几项优先举措,包括经济发展职能私有化、制定全面的经济战略、改善夜间经济,以及消除在蒙哥马利郡经营生意的障碍。
自2016年8月起,她担任生物健康创新总监,也担任过Suburban Hospital的董事。《华盛顿商业》、《贝塞斯达》、《中国日报》和《亚洲财富》都曾专题报道过她突出的专业成就和社区领导业绩。
苏姗•赵(Sue Chew):
为竞选曾受死亡威胁
来自爱达荷州的州议员苏姗•赵(下图)一直非常低调,在全美华人社区知名度不算高,但在爱达荷州华人社区及主流社会则是大名鼎鼎。她不仅连续6次连任州议员,而且获得创造历史的女性奖、文化中心服务奖、促进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立法奖等。

苏姗生于加州,在伯克利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在加州大学获得药学博士。曾担任药剂师,目前为Boise大学客座教授。
“我第一次参加人数如此众多、关心社区、服务公众的华人在一起很高兴。”她诚恳地说,“我原本不喜欢政治,之所以从政是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我的父母来自中国大陆,我们曾住在中国城。他们非常热爱华人社区,做为志愿者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父亲过世前说当地华人社区缺少政府的关注与帮助,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他对我的期望就是去从政以回报社会,所以我在2006代表民主党去参选州议员。”

(9月27日在国会山迎宾招待会上,苏珊(右)热情致辞)
苏珊回忆说,当时有7个人要竞选同一个席位,她是唯一的亚裔。“我们州的联邦参议员不相信我能䊨,劝我退选;还有人寄信威胁我说如不放弃就要吊死我。我的父母经常教育我要有好的心态,不要放弃想做的事。于是我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获得了党内初选的875张票,最终赢得6735张票,得到58.38%的支持率,战胜了前共和党州议员,实现了父亲的梦想。目前她已连任6届,正在竞选连任第7届。

引导、激励、帮助华人社区公共参与和参选参政,一直是美国华人联合会(UCA)的宗旨目标,特邀华人社区竞选人代表出席主题论坛,讲述自己的参政故事,从他们第一手的经验教训和现身说法中,让参会者真实感悟到如何通过参选参政影响美国政治和社会,这次论坛可谓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参与启蒙。

(系列报道特别感谢解健、唐宁、黎观城摄影供图)
点击阅读大会系列报道
华人首次大规模”走进国会山”:美国华人大会成功启幕,多名国会议员到会祝贺
凝聚社区, 直面热点, 聚焦华人生存困境:2018美国华人大会成功举行
【美国华人大会专题一】华人投票率低,UCA致力推进公民参与、联盟建设
【美国华人大会专题四】备战2020美国总统大选的唯一华裔杨安泽:华人要服务、激励,更要去领导(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