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新视界

无量无边:大灵魂谱写大乐章

枫子 北美新视界1月17日

大灵魂谱写大乐章

——新曲Adaptation听后感

立即进入曲作者的世界!加拿大著名作曲家Christian Thomas的新作品「Adaptation」由大提琴家Vincent Bélanger的Les9乐队录制出版,已经上线,爱乐者可以下载聆听,先听为快!

https://mp.weixin.qq.com/mp/videoplayer?video_h=380.8125&video_w=677&scene=&random_num=9183&article_title=%E6%97%A0%E9%87%8F%E6%97%A0%E8%BE%B9%EF%BC%9A%E5%A4%A7%E7%81%B5%E9%AD%82%E8%B0%B1%E5%86%99%E5%A4%A7%E4%B9%90%E7%AB%A0&source=4&vid=wxv_1165347737324388353&mid=100002470&idx=1&__biz=MzIzNDQyODUzMw==&nodetailbar=1&uin=&key=&pass_ticket=&version=&devicetype=&wxtoken=777&sessionid=svr_738ba512592&preview=1&is_in_pay_subscribe=0&nickname=%E5%8C%97%E7%BE%8E%E6%96%B0%E8%A7%86%E7%95%8C&roundHeadImg=http://mmbiz.qpic.cn/mmbiz_png/r8JcWgH9QNiaM6ZI2J5GBT2AgSQdgQpQDCu1P5KCbS46sHA9OzIic5E1W9icZKx3zwDwu8ibDdiaN5iaJ3m3YmuWV3xg/0?wx_fmt=png&enterid=1608769730&subscene=

音乐视频

大灵魂谱写大乐章

——新曲Adaptation听后感

艺术作品是透视镜,出卖了艺术家精心掩饰的所有秘密。作曲家的作品,在旋律音符间明明白白再现了曲作者的专业造诣,天赋气质,及人格品质。

哪怕一个普通的聆听者,对作品及作曲者没有任何预设、了解,只要旋律响起,便也能立即进入曲作者的世界,一以窥探,与之共鸣。

我就是这样在无知懵懂间“撞见”了这首Adaptation《适应》。

去年秋天的时候,应大提琴家朋友Vincent Bélanger的邀请,去Mirabel 的一所教堂看他们Les 9“九人大提琴乐队”录制新曲。关于他们要录制何等曲目,台上台下的音乐家们其谁,我一无所知。

大提琴家Vincent Bélanger与他的Les 9乐队

第一天录制了Dark Eyes及Gliere,都体现了Vincent选编曲目的特点:优美典雅的旋律,古典风格的演绎。即便不知道作品名称曲作者为谁,毕竟主旋律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些似曾相识。第二天早上录音的曲子(Adaptation)就不同了。

旋律陌生,第一次听。但异常优美,这不容易!以我的聆乐经验,大部分时候一首曲子的旋律都是在一而再再而三地聆听中才渐渐熟稔越听越顺耳的,第一次莫名撞进来的曲子能够一下子以旋律动听击中心灵的,还真不多!

我极其感谢这类创造美丽旋律的音乐家:是他们,将宇宙间那些美好转化为音符献给人类,愉悦众生。这些优美的旋律,不仅止结缘于他们的天赋,有时更出于他们对普罗众生深沉的热爱:“我要谱写出朗朗上口的旋律,以给那些看不懂乐谱买不起贵宾坐席的后排观众们聆听、传唱”——约翰·施特劳斯。

大提琴家Vincent Bélangerhttps://www.vincentbelangercello.com/

乐队一遍遍激情演绎,雄浑乐音在教堂里恢宏响彻!录音师还发射出无人飞机盘旋空中录制影相!坐我前面跟我一样来看热闹的Dominic满面得意回过头来:好听吧?是他的作品,Christian Thomas!说着用下巴点了点我旁边监制台上戴着耳机的那位。

哦?原来作曲家竟在现场、就在身边?!

Christian Thomas在录音现场

这实在有点魔幻!明明耳边回荡着的这首乐曲,正在将我带往茫茫虚空,我正在宇宙洪荒初始的Big Bang大爆炸后的Chaos混沌世界中灰头土脸地摸索前行;明明我好不容易寻着生命本源的足迹,从星辰灰烬中落到地球的茫茫海洋,然后无比幸运地爬上岸,直起腰,踯躅前行到森林,到山谷,到荒原,到田野…….

我于是成为了我,来到世间,碰到同类,跌跌撞撞……这首Adaptation 正雄赳赳气昂昂地裹挟着我遨游在宇宙进程、人类简史呢;我正在做着创世纪的恢宏大梦,焦灼于“我从哪里来”的哲学拷问呢,却一下子被点醒,被告知:这首雄浑壮阔的音乐作品,是从我身边这个实实在在的人间同类的头脑里流淌、手指间书写出来的!

加拿大著名作曲家Christian Thomas,逾三十多年经验的作曲家、编曲,钢琴演奏家。作品等身,为电影、电视、歌剧、戏剧、音乐剧、交响乐团、音乐会等等谱写原创音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https://octoma.com/?lang=en

小休期间,我一个人悄悄地转到教堂后室,开始给乐手们准备热乎乎的午餐。那边乐音再次响起,我忙着手中的事,脑子却没停止地琢磨:刚刚Dominic告诉我这首曲子叫做Adaptation ,中文直译为:适应。对我来说,适应,必须有至少两个主体,当不得不产生关系时,从冲突、对抗、接受、理解到适应,它是相互的,是彼此的,是人际之间的……而这些,都是我那洪荒大梦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Adaptation的主题,最多也只是反应了这首曲子的一部分内涵啊?!为什么我听到了更多更宽广的题外之音?

不知何时,作曲家悄悄站到我身边。那边不是正录制着您的曲子吗?哦,我看到你到后室准备午餐,我想过来给你帮忙打下手。

《Adaptation:献给我的朋友Vincent Bélanger》

咦?这个谱写宇宙大梦的大作曲家,居然屈身来帮厨?!这是怎样的一颗心灵?慈悲体贴:不忍我一个人忙乎一个乐队的午饭;细致周全:助理般灵活地递这递那;感恩奉献:为演奏他作品的乐手们忙碌作为致谢——作曲家难道还是暖男?!

在灶台前,我是创作者,他是助理;虽然不熟,我还是壮起胆子直抒胸臆:您这首曲子,在我听来其广阔深厚的内涵,可不仅止是Adaption一词可以概括的呀?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后来Christian 送给我一盘他创作的电影原声大碟。有一回我开车在山间,时值夜晚,大雾隆起,一边山岩耸立,一边墓碑林林,车里播放着他的CD,一首接一首,其神秘意涵配合着眼前的景致,令我沉浸于“我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这时,一道似曾相识的旋律响起,似远却近,既疏且熟…….哦!多么神似Adaptation的主旋律啊?哪怕这是交响曲,那是大提琴曲;哪怕这个中细节不尽一致,但主题、意境如此相近,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原来,Adaptation是作曲家多年前创作的一部交响曲的延伸,那部交响曲是一部文献纪录影片中的配乐:Du Big Bang au Vivant《从大爆炸到生活》。

<<  录音现场  >>

音乐作品是透视镜,照见五蕴,照见作曲家灵魂最深处。不可矫饰,不得掩藏,灵魂中的每一朵花每一粒尘埃每一下震颤每一个悸动,都明明白白体现铺展在音符之上。即便这首Adaptation叙述的主题是那首创世纪交响乐的进一步延伸:颂扬人作为主体在地球上不屈不挠地求索探险前进的历程,描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对抗协调谅解适应团结…….然而真诚的音符、旋律却早已坦白了作曲家最真切最深刻的思想和灵魂!Christian的音乐缪斯带领他神游的地方从来都是更深邃更宽广更辽阔更遥远,多广大的灵魂谱写多广博的乐章。这旋律明明是从宇宙洪荒初始直至现今世界的时空缩影!一个游弋于四方虚空四维上下的活泼灵魂,书写的篇章必定也是无量无边无际无涯般宽广!

我跟儿子把这首Adaptation 和Christian 那张电影原声大碟听了又听。我们还各自给出评分,选出自己心目中更爱的版本。我自己更属意Vincent他们Les 9乐队的这个演绎:不仅仅因为我曾身临其境亲历此曲的录制全过程;也不仅仅仍旧沉浸于彼时彼景的那些美好回忆中;如果仅是闭上眼睛盲听,这个经Vincent重新编曲配器的Adaptation ,动感鲜活,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顽强脉搏的律动,直叫听者屏息静气不敢怠慢步步紧跟唯恐遗落!这是演绎者超凡的功力无比的自信所营造出来的强大磁场和意境!作用于听者的灵魂之上,便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直至全曲结束,余音尚氤氲飘渺盘旋围绕久久不肯散去……

Adaptation 适应

“我之前作曲的那部电影是讲述关于宇宙起源及进化的主题。后来我意识到将这一主题进一步展开延续到地球之上人类的探险也是必要的。这首Adaptation就是从人类新纪元讲起,颂扬我们人类在自己居住的星球之上不畏险阻勇于探险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曲作者Christian Thomas 

Dark Eyes 黑眼睛

由英国大提琴家James Barralet改编自同名俄罗斯圆舞曲的幻想曲,但加入了Les 9乐队自己的演绎。全曲以倍大提琴的即兴演奏开始,辽远深沉,似一只只自异域远方飘来的音符在荡漾;然后由第一大提琴(Vincent Bélanger)递进,展开叙事性的优美旋律,如痴如醉;最后9名乐队成员激情奏响风格各异热情澎湃的主旋律。

Adaptation

https://les9.bandcamp.com/releases

Dark Eyes

https://les9.bandcamp.com/track/dark-eyes-les-yeux-noirs

本文是《北美新视界》文艺专栏第四期的一部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