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新视界

精神健康|接纳自己的黑暗情绪,是一把开门的钥匙

Lila MacLellan 北美新视界2019-12-07

以下为一篇关于精神健康的译文。

人生就像是一家客栈。每个早晨都是一位新到的客人。

快乐、沮丧、卑鄙,一瞬的觉悟来临,就像一位不速之客。

欢迎和招待每一位客人!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来扫荡你的客房,将家具一扫而光。

但你还是要款待每一位宾客。他或许会为你打扫,并带来新的喜悦。

即便是阴暗的思想、羞耻和怨恨,你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邀请他们进来。

无论谁来,都要感激,因为每一位都是由世外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十三世纪的苏菲派诗人鲁米(Rumi),写过一首把情绪看作来访的“不速之客”的《客栈》,他的建议是笑着迎接它们的到来,然而那却并不是我们通常所做的;相反,我们假装没有注意到一些情绪,甚至故意隐藏起来。我们想掩饰怨恨和愤怒,或者把孤独感置换成一种更时尚的感恩心。

这个时代强调一种积极肯定的文化,因此存在着一种实实在在的压力,让人去抑制或伪装负面情绪。

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这些负面情绪,是恢复和保持内心平静的更可靠途径。无论是通过古代东方哲学的眼光来看待,还是采取一些越来越流行的治疗方式,如接受与承诺疗法(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以及正念认知疗法(MBCT,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如今,对黑暗情绪的接受都得到了一系列证据的支持,证明这些做法可以带来更好的习惯、情绪和适应能力,以及更少的抑郁和焦虑。

至少在学术界,“接纳”是有市场的。不过,它的作用机制和原因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雷特·福特(Brett Ford)说,“接纳,并不是要改变我们的感觉,而是要跟这些感觉保持连接,原样地去接纳。”她并提出一个问题:那么,接纳负面情绪却带来长期的心理丰盈,这种看起来的自相矛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几年前,福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时,曾经跟同时共同设计过一个相关的研究。根据他们的分析,接纳的魔力在于使人对压力事件的情感反应变得钝化。这种机制可以日积月累带来积极的心理健康,包括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换句话说,接受焦虑或愤怒之类的黑暗情绪,不会使你颓丧或者放大这些情感。不过接纳也不会使你立竿见影地马上“快乐”。福特表示:“接纳,似乎只是影响负面情绪,而不会干扰正面情绪。”

她补充说,这样特别只针对负面情绪,会导向更好的心理健康,这跟对于一切都不在意“超脱”的态度还不是一回事。幸运的是,接纳的态度对于各种人都有效。研究人员发现,接纳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社会、经济或种族群体。处理与生活事件有关的感觉时,似乎也用得着。最后他们说,相比于更加宽泛的、关于觉察的“正念(mindfulness)”这个词,明确的接纳的心态更能带来较好的心理健康。福特说:“需要觉察自己的内部心理起伏,但是不加是非判断的接纳,似乎才是正念的关键因素。”


佛教领袖常常强调,“接纳”并不意味着要忍耐压力、消极的处境,特别是当情况在您的控制范围之内时。福特说,要有适用性,比如我们需要接受死亡,但我们不需要忍受房东或雇主的不公平待遇,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负面情绪则是不同的,因为它们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福特说,如果只允许我们心态积极、不断追求幸福,那么一个问题是,人们处于一种亢奋的心态,这与平静的满足状态是相反的。


在某些方面,接纳仍然是神秘的。尽管文化倾向于使人们总是保持积极心态,但心理学家不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某些人习惯性地接受较为阴暗的情绪,还不清楚接纳是否会对某些人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或者那些通常抑制自己阴暗情绪的人是否可以在没有治疗师或禅宗老师帮助的情况下就能驾驭冲击。福特说:“我的直觉是,这将是一个挑战。” 她说,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幸福和积极被视为美德。她说:“有些公司希望他们的客户和员工一直快乐”, “这是不合理的。当我们面对不合理的期望时,我们自然会开始对我们所拥有的负面心理体验进行判断。”但是,像其他认知习惯一样,接纳是可以获取的技能。一种通常被教导的策略是将您的情绪看作是飘过的云,看得见、但不属于您的一部分。根据福特在2010年与他人合作的一项研究,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接纳力更高。就像智慧一样,人的品性随着年龄而变化,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到达那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