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罪”华裔科学家王春在到底认了什么”罪”?
北美新视界2018-03-05
历史在惊人地重现,美国又发生一起严厉对待美籍华裔的案件。
2月22日,美国司法部官网发布消息称,美籍华人王春在曾于2000年-2016年期间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任职海洋专家,因在同时期为中国政府工作,日前在美国被判刑。
该消息称,从2010年开始,王春在任职于NOAA,但同时仍参与中国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另外还参加旨在加强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973计划”(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据美联社报道称,美国当地时间2月20日,在迈阿密一家联邦法庭,56岁的王春在被判刑,以他已经被关押的时间作为刑期。王春在对此承认有罪。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周以来,众多媒体纷纷以公诉方——美司法部发布信息作为报道来源,几乎所有报道呈一边倒倾向。一时间舆论哗然,让读者看后感觉被告方“罪行深重”。现在,是否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另一方的声音,兼听则明、自有明断。
前日,王春在的代理律师彼得·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发布了案情公开信,为公众揭开了案情的另一层面纱:
王春在博士为何被逮捕?
2000年-2016年,王春在就职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在气候变化和飓风方面,堪称世界最权威一流的专家之一。他也是迄今为止在NOAA大西洋海洋和气象实验室科研成果丰硕、贡献卓著的科学家,并于 2012 年被评为美国 NOAA 年度最佳雇员。
而就在2016 年的一天,他和全家的命运就此被完全改写:
美国商务部特工人员安德鲁·利伯曼(ANDREW LIEBERMAN)又出场了,与几年前调查遭遇蒙冤“间谍案”的美籍华人水文科学家陈霞芬,竟是同一人。
利伯曼在王博士的家中和办公室执行了搜查令,就像“陈霞芬案”一样,在没有律师、没有食物和水、没有休息的情况下,王博士被询问了整整一天。
蔡登博格律师说,由于搜查、审讯和负面宣传,尽管王博士很喜欢他在NOAA 倾力了17 年的工作,而他认为只能辞去这个工作。无奈之下,王博士离开了他在美国迈阿密的家人,在中国科学院找到了关于气候变化方面进行类似研究的工作。
就在2017年9月,当他回到美国探望他的家人时,在机场被逮捕,指控他在中国学术会议上发言时,没有事先通知他的主管,因而在时间和出勤上弄虚作假,并且非法获取额外收入。
为何认罪“非法额外收入”?
王春在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年假时间曾在中国海洋大学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进行研究,而其报酬就是少量的每日津贴,三年总共约2100美元,平均一年仅700美元。
就在开庭前夕,公诉方向王博士提供了一个法庭“交易”:承认长江学者计划(的津贴)是非法额外收入——认了这个罪,就小小地判他一个刑——已被关押的时间作为刑期(他被捕时拘留了一晚)。
如果认了这个“罪”,判决就是:无缓刑,无罚款,无赔偿,也没有费用昂贵的为期三周的冗长庭审,当然也就没有昂贵的十多万美元律师费。
如果您是王春在,面对如此困局,该如何选择?
无奈之下,王春在只能被迫做出现实的决定——对于一个科学家,熬不起时间、赔不起精力、伤不起自尊、难筹到巨资。只有接受,才能有最大限度的保全:第一,他和他的家庭避免在遥遥无期、充满变数的法庭诉讼和公众舆论中,或将带来的巨大伤害;第二,他就不再耗上几个月,能马上回中国继续他的研究和教学,他还有尖端科研课题等着他攻克;第三,他不会再向父母亲友借十多万的诉讼费,陷入举债上诉漫长而艰难的困境。
在律师建议下,王春在接受了这个现实,而这个“罪”其实就是:在年假期间为中国一所大学做客座教授,在教学和指导学生科研而获得少量报酬,并没有返美后向主管上级汇报。
法官为何在宣判时歉意后悔?
在诉讼中,法官是公平的象征。然而在这次诉讼中,主审法官却为王春在鸣不平。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塞西莉亚·阿尔托那加(Cecilia Altonaga)是此案主审法官,她是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所在地区法院的法官,在乔治·W.布什总统任内获得的终身任职,并获美国参议院批准。
在听到公诉方代表联邦政府的事实陈述后,阿尔托那加法官就对这个起诉感到不满,她当庭批评,不明白为什么要立这个案?为什么不通过达成延缓起诉协议来解决。
就在法庭宣判时,阿尔托那加法官如此表示:“(我)唯一后悔的……是我必须对王先生进行宣判。”
法官表示,王春在所接受的认罪协议,是给予其监禁一天的处罚,而这在案件开始审理前的收押阶段,就已服完了—— 如此的局面,对于法官也是极大的尴尬,是被胁迫判决此案一般。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阿尔托那加法官如此说。
2月20日,她在法庭上做出以下公开陈述:“鉴于王先生对占据我们日常观念及气候变化领域之前沿的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之伟,更鉴于他所做的科研及其科研所提供的信息于人类而言多么有价值,虽然说他确实犯了错误,当然犯下的这种错误很令人遗憾且不可挽回,但我认为这都是完全可以通过庭审前采取其他办法,而可以避免令其成为受审判的罪犯的。”
宣判后,阿尔托那加法官对王春在博士投去歉意的目光:“我祝你和你的家人好运。”她还友善地安慰说:“你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应该可以回来并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这一场景使我回想起18年前,李文和案的法官在宣判时严厉指责政府有意误导法庭、对李文和采取严厉措施,这个法官当庭对李文和深表歉意。”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会长薛海培说,“无论从李文和、陈霞芬、郗小星案,还是王春在这类典型案件来看,都可以看到联邦政府提出指控所表现出来针对华裔科学家的种族偏见(ethnic profiling),以及政府越来越明显的选择性执法和过度使用公权。”
薛海培认为,联邦政府这样做也有其原因,但这类案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仅对当事人及家庭亲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而对于整个华人社区,也带来许多不安和担忧。“我们也惋惜地看到,一些华人科学家平时不大注意美国法律法规,以及所就职机构的工作程序和要求,一不小心造成失误,让人抓住‘小辫子’授之以柄,让自己的权益蒙受侵害,实在是很可惜的。”

谁是下一个王春在?
2月20日判决之后,王春在的代理律师彼得·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愤然不平,这位曾担任检察官22年、辩护律师11年的著名律师说:“在我 33 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还从未听到过法官如此严厉地斥责政府,将这样一个在法院眼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案子告上法庭。”
他愤慨地谈到:“王博士作为美国公民,却被自己的政府不公正地当成了靶子并迫害,这都是法官在案件中承认的事实。王博士只是美国政府针对美籍华裔科学家‘大做文章’的牺牲品。不幸的是,他不会是最后一个!”
“王春在案件判决了,本着执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倒是很想问一问检方所代表的政府这些个问题!”薛海培的一系列发问令人扼腕:过去十年到底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受到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有多少人被送进法庭?有多少人被定罪判刑?有多少人受到检方多项重罪起诉,而最后却被一项项驳回、降至轻罪?这些轻罪有几起案件又跟“国家安全”有关?
恰恰就在王春在案判决之前的一周,2月13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伊(Christopher Wray)在国会参议院听证会时表示,他认为美国各地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正在暗中代表中国收集情报,美国的中国学生学者是“整个社会的威胁”。
很显然,美国司法部正在加剧对美籍华裔科学家发起调查、攻击,诸多像李文和、陈霞芬、郗小星、王春在等无辜的受害者们,或许就在你我中间,而谁会来保护他们?谁将会是下一个王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