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 | 控告哈佛招生歧视败诉,亚裔学生怎么看待AA?
阿伦 北美新视界2019-10-02
美国地方法官伯劳斯(Allison Burroughs)刚刚在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FFA)诉哈佛一案中,做出了对哈佛有利的判决。虽然该判决支持哈佛以捍卫多元化为理由的招生方针,但预计原告会上诉。🔗判决书着重肯定了多元化的教育成长环境,指出这是哈佛等机构团体所看重的。
在哈佛等大学看来,AA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种包含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的多元化环境,但这个说辞遭到部分亚裔平权行动者的质疑,认为它是以种族摊派的方式损害了本应一碗水端平的资质标准。与此同时,另一种平权思维则认为,过早地消除多样性因素,反而会造成种族不公、社会固化等现有问题的恶化。为了从多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介绍几则来自年轻一代的亚裔美国人的声音。
01

往届及在校学生在哈佛诉讼案上作证。https://www.wgbh.org/news/education/2018/10/29/former-current-students-testify-for-harvard-at-trial
在对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的审理中,使用了来自学生的证词。赞成多样性组织的八名代表提交了简报,支持哈佛的录取过程,他们讲述了各自的背景和故事。这些证词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申请过程中不包括种族,就无法全面全面了解这个学生是怎样的人,有的学生的人生追求甚至恰恰跟自身的亚裔身份息息相关。

02
不同亚裔美国人对平权行动的态度各异。http://aapidata.com/blog/aa-attitudes-affirmative-action/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亚裔美国人都反对在大学录取中纳入种族因素,但是现实情况复杂;统计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亚裔美国人更愿意支持而不是反对AA制度。但是对于AA存在一些误解。很多平权行动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错误地认为,高等学校采用种族配额来实现多样性目标。描述问题的方式也存在心理暗示作用:将AA定义为增加“获取教育的机会”而不是“增加人数”,会影响支持率。03不要落入“亚裔美国人罚分”的陷阱。https://medium.com/@dddefenddiversitydd/anti-asian-american-bias-exists-but-here-are-ten-reasons-not-to-fall-for-the-asian-american-71ef01195189

SFFA正在推动基于“个性”的反亚裔偏见和歧视的叙事,指控引起了许多亚裔美国人的共鸣、证实了大家心目中的恐惧。但是,在正式的诉讼中并没有关于亚裔形象定型的陈述。没有证据表明基于“人格”的歧视,对于个人综合指标的评级并不代表对于性格的评级。我们毫不怀疑,亚裔美国人普遍在美国面临隐性偏见。不过,SFFA提倡的标准化考试和课外活动比重,这两个标准大多反映了父母收入和教育程度,然而却跟克服隐性偏见无关。
04

出身底层的亚裔美国人哈佛学生的作证。https://www.bustle.com/p/im-asian-american-harvard-student-heres-why-i-testified-in-support-of-affirmative-action-13028469
针对“模范少数族裔”的神话,SFFA组织的创始人爱德华·布卢姆(Edward Blum)贬低了几代亚裔美国人所面临过的困境。多年的歧视、排斥和迫害,仍然顽强生存和发展,就是付出牺牲的证明。诸如AA的举措为早期亚裔美国人开拓者在许多领域打开了大门,许多仍在美国挣扎的亚裔美国人有赖于AA的继续保护,使他们能获得至关重要的教育机会,改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尽管我们有权质疑,大学招生仍然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完善的系统,但废弃AA远非答案。
05华裔名校大学生怎么看“亚裔告哈佛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