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新视界

传承任重,育人道远 – UCA暑期大学纪实(上)

2021 UCA暑假大学于6月29日圆满落幕。暑期大学是UCA培养华裔青年领导力的首次培训,这是一次两代人之间的对话,这是一次智慧和历史的传承,这是一次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这是一次创作才华的展示。 智慧的传承 UCA作为一个以“服务、引领、激励”为主旨的全美华人组织,我们对培养下一代承担着重大责任。 知识、智慧、价值和历史的传承关乎到全美华人的长远利益,也是UCA使命和愿景。参与此次暑期大学青年领导力培训的各位资深讲师们都深明自己的责任,他们把这次讲课和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视为己任。老师们准备的课程主题鲜明:美华历史和现今影响,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知,创业和投资,心理健康,代际交流。除授课之外,讲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坦诚的对话,回答了他们关注的问题,包括:对作为华裔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华裔参政议政的途径和前景?年轻人如何对待创业和投资机会?如何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何与家长顺畅交流?导师们针对同学们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深入浅出、耐心解答、寻找共鸣,让同学们真正有机会深入思考这些重要问题并寻求自己的答案。 UCA暑期大学是一次老一代与青年一代的对话,也是一次智慧和历史的传承。 榜样的力量 UCA暑期大学的讲师里有老一代的教育家、学者、民选官员和华裔社区领袖,也有同学们的同龄人。 他们是堪萨斯州议会年轻的议员Rui Xu;年仅25岁的美国参议员Ossoff立法助理Felix Wu;刚刚从哈佛法学院毕业生、罗德学者、联合国美国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曾任白宫AAPI大使的Mason Ji。作为同龄人,Felix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高中开始参政的经历,介绍了如何参与其中的途径。当同学们几次问到他在高中是怎么做的,他的回答就是如此简单“Show up”。Felix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坚持参加他能够参加的所有社会和政治活动,包括各种竞选和各级政府例会,一直到他有机会进入了奥巴马总统的竞选团队。他还告诉同学们即便没有计划参与政治,也可以在许多领域和部门为公众服务。Mason Ji也是在高中时就走上了他的参与社区和政治的道路,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从联合国美国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到白宫AAPI大使的经历和感受。当同学们问到他是怎么成功的,Mason的答案也很简单“Knock at doors”。万事没有捷径,也不会一帆风顺,只有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在遭受打击和失败时永不放弃,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像Rui Xu, Felix Wu和Mason Ji这样的同龄人的现身说法给同学们启迪和激励,为大家树立了美华年轻一代的榜样形象,相信他们无论今后选择什么专业和职业都会记住这些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同龄人。 领导力的培养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取消申请时提交SAT/ACT的要求,华裔学生在申校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大学在录取可参照的(硬性)因素更少,势必导致一切非量化因素的权重上升,那么这些非量化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对我们华裔家庭的教育观的症结又有怎样的挑战?这是一个留给华裔家长和我们所有人思考的严峻课题。 随着世界趋向复杂化和多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教育界的精英和无数家长都在考虑、探索和实践针对未来培养“全面发展”(all-round)的人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站在未来的视角,基础教育留给学生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什么呢?基础知识、性格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实事求是、批判性思维、对人生意义的直觉、人文思考框架、沟通能力和参与社会等等,这些不仅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必需,也是我们培养下一代华裔领袖,塑造华裔未来的必需。 本次暑期大学是一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除了讲师授课我们还采用的多种学习方式;师生深层对话、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总结提问、现场即时调查、现场即时评分和学生动手制作媒体作品,主题紧扣现实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激发思考。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家庭里不太谈论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方法和在特定情境内自我反思的方法。这也许就是培养年轻领导力和教育者在永远追寻的目标。 感人的作品展示 本次暑假大学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Capstone Project。同学们在丁祎老师的指导下,每个人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媒体作业。9位UCA评审员对100+个各类媒体作业做了认真的评审,从中评选出20个优秀作品。

苦恼?无助?迷茫?加入UCA青少年同伴互助小组,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美国华人联合会(UCA) WAVES项目组于2021年6月下旬开始组织亚裔青少年成立“同伴互助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为青少年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倾诉的机会,一起探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互帮互助,互为精神支援。 该项目由UCA青年大使带领,并由我们的合作伙伴Robert Wood Johnson基金会临床学者提供建议,小组活动将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创造一个开放、互动和共情的温暖空间。 同伴互助小组将由青年大使带领,有意成为大使的青年欢迎联系Tim He 每个小组最多10人,由3-4名青年大使(Tim, Jennifer, William, Jessica, Jessie, Marie)带领,每个月活动1-2次,每次都会以一个轻松的主题(如舒适、音乐、食物和电视/电影)开始,过渡到与个人相关的话题,也会包括一些和心理健康相关话题,如抑郁、焦虑、饮食失调等的探讨。 小组活动中将会探讨的一些话题 UCA WAVES项目青年大使Tim He(右)在UCA暑期大学结业典礼上介绍WAVES项目。 来吧,如果你正在经历着“青春期的迷茫”,“成长中的阵痛”;或者正因为父母殷殷期许强大压力而焦虑不安,又或者深受抑郁的折磨,却无人可诉……请扫码加入我们的小组,你将在这里得到容纳、理解,得到信心的支援、温暖的力量。 来吧,如果你也曾经历过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而今已经解脱出来,请扫码加入我们的青年大使小组,助人助己,自渡渡人,为你的人生写下极其有意义的篇章。

One Book One World AAPI 亚裔传统月捐书总结

7月9日,Illinois州长正式签署了一条法律,规定所有伊州公立k-12学校从2022-2023学年开始教授亚裔美国人历史。Illinois也成为第一个法律规定把亚裔历史加入学校课程的州。7月10日,One Book One World 召开了首次各州代表会议,总结了各地活动成果。做为发起城市,芝加哥团队在4-6月期间,成功完成了第一次亚裔传统月的捐书活动,截至6月30日,共募得善款$48,561.07,以及1062本书籍捐赠(市场价值$18,625),获得14个不同行业的机构支持,捐赠了1958本书给79所学校(具体数据请见文末报表),并取得第2,25,43,47区区长和 Mike Quigley议员的支持。 此次活动被5个城市响应,包括 New York City NY, Chapel Hill NC, Detroit MI, Rochester MN, Seattle WA。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共捐赠了4332本书给197所学校,举办了一次线上讲座,两次线上作者见面活动。Janet Wong 的诗歌写作活动 Grace Lin

疫情之下重返校园,华裔孩子们会被歧视吗?如果孩子遭遇霸凌,家长该怎么办……

疫情期间,圣母大学从事心理研究和大学生临床心理咨询的谢维扬博士和她的同事针对华裔父母进行了一项调查,有258位家长回答了以下问题:“在COVID-19期间,你有多担心你的孩子(或你自己)受到欺凌或歧视?”其中只有4%的华裔家长表示,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疫情期间受到歧视,其余96%的华裔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22%是有点担心,48%一般担心,26%非常担心)。 而今,传统学校开学在即,这次的秋季开学,大批学生将在离开校园一年多后重新回到教室里,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冠疫情的蔓延,亚裔在美国遭遇仇恨犯罪的事件频发,孩子们回到学校,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们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呢? 谢博士给家长们的建议是:未雨绸缪,积极预防、良好沟通、搭建互助平台。美国教育部2017年关于学校霸凌的调查统计表,图中显示的是各种不同霸凌行为在男女生中的不同占比。图片来自nces.ed.gov 积极防范 开学前,家长们应该和孩子们认真讨论关于“歧视”和“霸凌”的话题,让孩子们知道以下行为都属于霸凌行为:-身体攻击(打、推、掐、踢),-戏弄和辱骂,-散布谣言或告诉别人不要和某人做朋友-网络欺凌( 现在欺凌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也发生在家里。)美国K-12教育系统的每个学区都会设定该区的反霸凌政策,在《学生守则》和校规里都会明确规定处理流程和干预机制。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花一点时间了解一下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 在家里和孩子演练,当遇到霸凌时,应该做出的反应:1)态度平和地询问例如:“I don’t know what you mean. Could you clarify, or repeat what you just said?(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你刚才说的话吗?)” 2)解释和教育对方例如:“We shouldn’t connect a virus

当“不自杀”成为衡量孩子成功的四大标准之一

这几天的微信圈,被一封14岁女孩的遗书刷了屏,这个来自上海南汇的刚上初二的小女生,因为无法忍受父母的体罚、羞辱、施压,选择了跳楼自杀。 出于对逝者的尊重,这里不放出遗书的原文。 但它背后的故事,着实令人心痛。 从网传消息和遗书内容来看,女孩刚刚上完初一,即将升初二年级,平时非常乖巧。 父母对她的要求很高:班级前十名,年级前二十,并经常在朋友面前,把孩子当成攀比的工具。 可想而知,孩子压力很大。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更糟糕的是,她的爸妈在人前彬彬有礼,人后却把所有坏脾气都给了孩子,动辄殴打、咒骂,甚至有时皮带抽腿、门外罚站。 女孩多次彻夜失眠。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瘫坐在沙发上,指责一个在读书的孩子,仅仅因为他们是长辈吗? 她说,她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或许这句话的背后,代表的一种自尊被践踏之后的自我厌恶。 总之,女孩不愿再忍受这样的人生,并在遗书开头和爸妈约定:“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同时嘱托:“好好待弟弟吧,请收手这种伤害。” 在决定跳楼之前,女孩做了3件小事: 她把零花钱整整齐齐摆在桌上。 留下字条,告诉爸妈,自己跳楼时踩了榻榻米,记得用抹布擦一下。 还把借书卡和从图书馆借的书放好,拜托爸妈帮她还书。 如此平静、又如此决绝的告别, 令人心碎。 一个未成年的14岁女孩,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就此夭折,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心痛! 孩子们,怎么了? 曾任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2016年“世界青年领袖”、现“一土教育”的创始人李一诺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衡量一个孩子成功与否的四个标准: 身体健康 不犯罪,不伤害别人

亲子教育 | 规范社交媒体和注意力经济

杨安泽 北美新视界2019-11-26 最近Facebook等社交网络受到普遍的诟病,知名演员Sacha Baron Cohen在演讲中直斥社交媒体成为不加分别的信息宣传平台,未能规范误导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导致了对人们的心智、判断和民主基石的损害。以面向未来技术革命为主要诉求的华裔总统候选人杨安泽也对俗称“眼球经济”的社交网络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集中在人本身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健康方面,他提出,沉迷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通病,对于孩子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影响极大,为了孩子,我们应该及早提出规范无孔不入的手机、应用的思维和策略。

家教反思 | 摈弃完美主义,是成功者需要掌握的成长艺术。

Julie Zhuo 北美新视界2019-11-13 本文通过坐着的现身说法,对于家长们抚养子女的完美主义误区、以标准化成功为导向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完美主义并不完美,它其实是一个负面的心理定势,把注意力集中在缺憾、否定和攀比上面,这对于子女的人生规划和情绪健康都不是好的帮助。作者提出的一种不带评判的、无条件的接纳态度,不仅是对孩子极为重要的,也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正确方式。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