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七十期 2024-5-20

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大会的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赞助表格

NEWS 01
白宫举办活动庆祝亚太裔美国人历史遗产月

5月13日,拜登与贺锦丽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的招待会上向亚太裔美国人及夏威夷原住民(AANHPI)传统月致敬,女演员刘玉玲(Lucy Liu)同台出席。拜登总统强调承认AANHPI对美国做出的贡献的重要性,概述了他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并与前任政府进行了对比。刘玉玲表示,我们作为亚裔美国人的旅程深深植根于历史,以韧性、毅力和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为标志。当天早些时候,贺锦丽还在一年一度的亚太裔美国人国会研究所立法领导力峰会上发表了讲话,鼓励要突破一切障碍。

NEWS 02
林徽因被宾州大学追授建筑学学位证

5月18日,在韦茨曼设计学院(Weitzman School of Design)的2024年毕业典礼上,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向中国建筑学家林徽因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整整一百年前,20岁的林徽因作为1924级学生,计划入读宾大建筑系,但因女性的身份而被拒绝,她只好改道入读美术系同时选修建筑系。虽然她毕业前所修的成绩,已经达到建筑学优秀学生的水平,但最后只被授予美术学士学位。在1918年至1941年之间,共有23名中国学生入读宾大建筑学专业,而林徽因是这批学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这批学生中唯一一位完成学业但未被授予建筑学位的学生,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错误,如今终于得到纠正。除此之外,5月19日,宾州大学还举办了《纪念林徽因》学术讨论和庆祝招待会,并与中国建筑领域的杰出专家进行对话。

NEWS 03
亚裔犹太裔美国人庆祝遗产月的双重理由

五月份除了是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也是犹太裔美国人传统月,一篇报道把目光投向了一些具有双重身份的人。这些亚裔美国犹太人来自亚洲历史悠久的犹太社区,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中国河南省的开封犹太人,这个社区在唐朝从印度或波斯抵达中国,不过如今很少有人追溯其血统;另一个是印度的犹太社区,2020年印度约有4,800名犹太人,但近85,000名具有印度血统的犹太人居住在以色列,还有数百名犹太人居住在美国。此外,还有一些亚裔美国犹太人是在成年后皈依犹太教的。

针对亚裔美国犹太人的主要研究著作《犹太人亚洲人》(Jew Asian )重点关注了跨宗教、跨种族婚姻的孩子长大的经历,即父母之一是犹太人、另一方是非犹太亚裔。有的亚裔美国犹太人是被犹太家庭收养,其中大多数是白人和德系犹太人,许多抚养家庭都面临着与其他跨种族收养家庭一样的挑战,包括收养父母对孩子的原籍文化了解不多。然而有些挑战更为独特,例如希伯来学校和中文学校经常同时存在的现实。报道说,这些事实让我们记住,这两个社区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在重叠中存在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NEWS 04
加拿大考虑跟随美国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彭博社5月17日报道,加拿大贸易部长伍凤仪(Mary Ng)在秘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论坛会议时表示,加拿大正在研究是否需要跟随白宫的政策,提高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加拿大对中国车辆征收约6%的小额关税。她强调,加拿大的主要重点是希望在加拿大国内生产电动汽车,政府已与本田和大众等汽车制造商签署协议,在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或零部件。报道说,加拿大的汽车行业与美国高度融合,零部件和成品汽车、卡车与边境另一边的美国主要制造业州之间往来频繁。中国工厂在加拿大汽车市场的份额很小,但在上海生产的特斯拉汽车车型自去年以来进口激增,从中国抵达温哥华港的汽车数量增加了五倍多。

NEWS 05
史密森尼博物馆以展品方式庆祝亚太裔传统月

史密森尼亚太裔美国历史、艺术和文化的101件物品展示,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亚裔故事的窗口,在这些物品中,有一件就是中国的炒菜铁锅,在1800年代由中国移民首先带到加州。1870年的一份报纸插图描绘了中国铁路工人营地,其中出现了炒锅的身影,作者并描述了华人怎样炒菜和吃饭。档案保管员指出,有证据表明,中国工人的饮食多样化,即使他们住在离家数千英里的地方。海关记录也显示,干果、牡蛎干、墨鱼、蘑菇等许多佐料和其他餐具物品,在当时就得到进口并出售给中国工人。

NEWS 06
威斯康星州华人提供免费音乐课程以保护国粹

威斯康星当地电视台报道了密尔沃基二胡演奏家姚冰保护民乐的努力,她是当地华人社区中心(MCCC)民乐团成员、并在每周日为密尔沃基现代中文学校(MMCS)教授免费二胡课程,有大约12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她从4岁在上海学习演奏二胡,已经有30年历史。2011年,她移民到威斯康星州,有感于“很多年轻的一代他们不会真正说汉语,也并不真正喜欢音乐、书法或舞蹈,”她希望帮助改变这个情形。“乐器的声音可以深入你的内心,甚至你的灵魂,”她表示。为此她做志愿者,免费教学并传播音乐,这种精神性的方面也是MMCS在书法、舞蹈等其他相关教育上的理念。

NEWS 07
味精重新回到中餐馆的菜单

经过多年防御性地在菜单上宣传“无味精”之后, 许多在食品行业工作的亚洲人不仅开始反击对这种传统成分的刻板印象,而且还自豪地在菜单上添加了味精(MSG)即谷氨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存在于我们的体内以及许多富含谷氨酸的食物中,通常是通过甘蔗、木薯或玉米等植物成分发酵生产的。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中餐馆综合症》的来信,其中一位医生描述了他吃中餐后出现的症状。他推测可能是味精、酱油或料酒造成了这个问题,从此开始了MSG的污名化。越南裔美食作家Dan Q. Dao经过独立研究后结论说,针对味精的指控植根于种族主义,所谓中餐馆综合症已经被认为缺少科学证据。目前,MSG已经开始重新回到菜肴里面。对于许多亚裔食品专业人士来说,在工作中接受味精也有助于提高自我接受度。

NEWS 08
华人为优山美地公园的贡献

本周BBC的一篇专文描述了优山美地公园历史上的华人移民故事,其中包括厨师泰星(Tie Sing),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园区的一座高峰。报道引述了从2003年起就担任美国公园管理员的Yenyen Chen的话说,有两段进入园区的公路都是当年以华人为主修建的,包括1874年修建的瓦沃纳路(Wawona Road)和1882年修建的泰奥加路(Tioga Road)。1915年,华人厨师泰星跟随美国政府的科学考察团18人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荒野徒步,为他们就地取材制作了丰盛的餐饮,成员们在日记里把泰星叫作“山里的美食大厨”,而这次徒步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018年通过的加州州议会262号共同决议案,正式承认了华裔对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以及加州内华达山脉地区(Sierra Nevada)的贡献。

报道介绍说,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CHSSC)每年都组织徒步旅行者和历史爱好者团体,走一条美国华人之路,包括华工建造的道路和曾经工作的地点,“追随我们祖先的脚步”,“是对我们早期祖先所做的事情的隐喻:在隆冬时开辟一条路”。聚餐也是致敬先人的一个形式,通常包括营地烹饪示范。在该团体的促成下,一个地标性的历史建筑“华人洗衣店”于2021年10月开始对外开放,成为优胜美地现在的永久展览,内容包含了Chen的数十年研究的积累。

NEWS 09
华人为优山美地公园的贡献

为了继续针对反亚裔仇恨、暴力犯罪的增加,数百名亚裔美国商界领袖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作为整版广告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上。公开信呼吁结束针对亚裔美国人社区的暴力和种族主义,签名者还承诺明年向亚太基金(Asian Pacific Fund)捐赠一千万美元。据报道,签名者相信“企业和商业领袖可以发挥有意义的作用,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让亚裔在美国社会更有安全感。公开信说,“我们不应该在自己的国家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想再看到伤痕累累的亚洲老年人通过GoFundMe链接寻求支持的照片。”公开信承认,要消除几代人的系统性偏见和种族主义,就需要全国范围的觉醒和每个社区领导人参与的对话。

如果您喜欢我们新创刊的“北美华人周刊”,请通过下面的链接订阅这份电子周刊,以及其他华人必知信息。我们也欢迎您和您的好友们分享我们的周刊和订阅方式,或者您直接帮助他们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