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五月的亚裔传统月,《海报》(Playbill) 整理了亚裔和亚裔美国人在百老汇创造历史一些重要事件。
To celebrate AANHPI Heritage Month in May, Playbill compiled some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Broadway that are significant to the AANHPI community.
1903年:《日本夜莺》(Japanese Nightingale) 在百老汇上演。原著温妮弗雷德·伊顿(Winnifred Eaton)是第一位在百老汇上演的知名亚裔作家。
1953年:戏剧《八月之月的茶馆》(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在百老汇首演,该剧的音乐由作曲家李大强(Dai-Keong Lee)创作。
1958年:《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 在百老汇首演,该剧改编自黎锦扬(Chin Yang Lee)的小说,是第一部以亚裔角色为主的音乐剧,但主角都是白人“黄脸”饰演。
1961年:《十三个女儿》(13 Daughters)在百老汇上演,剧情以华裔家庭为原型。
1965年:East West Players剧团成立,为亚裔演员提供了表演多面角色的机会,让他们摆脱刻板印象和小角色。
1976 年:《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登百老汇舞台,作为一个开创性的举措,剧中没有使用任何非亚裔演员扮演亚裔角色。
1981年:威拉·金凭借《精明女人》(Sophisticated Ladies)成为第一位获得托尼奖的公开身份的亚裔美国服装设计师。
1983年:“美国布景设计教父”李名觉(Ming Cho Lee)凭借 《K2》成为第一位获得托尼奖的亚裔布景设计师。
1988年:黄哲伦 (David Henry Hwang) 凭借《蝴蝶君》(M. Butterfly)成为百老汇首位上演的亚裔美国剧作家。
1990年:《西贡小姐》(Miss Saigon) 在百老汇上演,一些亚裔美国艺术家抗议这部音乐剧的黄脸。
1991年:丽雅·萨隆加(Lea Salonga)凭借在《西贡小姐》中的扮演而荣获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是第一位获得托尼奖的亚裔美国女演员。
2013年:阿亚德·阿克塔尔(Ayad Aktar)的《耻辱》(Disgraced)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2015年:《忠诚》(Allegiance) 在百老汇开演,这是第一部由亚裔美国人创作、执导的百老汇音乐剧,演员阵容以亚裔美国人为主,故事取材于日裔集中营。
2018年:Young Jean Lee成为第一位与白人男性在百老汇合作演出戏剧的亚裔美国女性剧作家。
2023年:《爱在此地》(Here Lies Love) 成为百老汇首部全菲律宾演员阵容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