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一百零二期 2025-1-5

NEWS 01
卡特对中美关系和美国华人社区的努力得到铭记

President Jimmy Carter is remembered for advancing US-China relations and supporting Asian American communities. His efforts included establishing 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 and normalizing US-China ties, foster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peace, and collaboration.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总统以一百岁高龄辞世,他以其为中美关系及亚太裔美国人社区所做的贡献而被美国华人铭记。1978年,他宣布次年5月4日开启美国首个亚太裔传统周,彰显亚裔对美国的贡献。这一倡议后来扩展为每年的亚太裔传统月,成为种族文化认可的里程碑。五月被选为纪念月,是为了纪念1843年首批日本移民抵美(5月7日)以及1869年跨大陆铁路竣工(5月10日),后者的建设离不开中国铁路工人的重要贡献。 1979年,他与邓小平共同推动美中建交,结束了数十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中美尚未建交之际,卡特总统就与邓小平达成关于接收留学生的共识,促成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一历史性决定改变了中国的教育和科技进程。

卸任后,卡特仍积极推进中美民间交流,他的卡特中心帮助中国推进基层民主。他多次访华,致力于人道主义工作,包括帮助四川地震灾民,其谦逊与亲和力使他为人称许。 随着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卡特对潜在的“现代冷战”深感忧虑。他呼吁两国领导人继承和平理念,共建未来。他的努力不仅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也彰显了跨文化理解与全球和平的可能性。他在两国关系正常化 40 周年之际写道,新的领导人必须接受这样的信念,即“美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建设未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全人类。”

Source: BBCAsAmNewsWP

NEWS 02
中美量子竞争中的两种不同创新模式

Economist highlights US-China competition in quantum computing. The US relies on private innovation and venture capital, while China emphasizes state-led efforts. Though lagging in quantum computing, China excels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 and narrows the gap in key technologies. 

最新的一期《经济学人》(Economist)撰文报道了中美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较量。两国在发展模式上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依靠科技巨头和风投支持的创业公司推动创新,政府参与有限;中国则由国家主导,研究主要在国有大学实验室进行,创业公司也多受政府支持。报道写到,在安徽合肥一家名为Origin的初创公司展厅里,陈列着全球最稀有的技术之一,即量子计算机。每年全球仅生产20台这样的设备,这个领域的敏感程度堪比军工制造。虽然其商业前景尚不明朗,但在间谍和军事领域的潜力令中美两国展开激烈角逐。 在量子技术的三大领域中,中国在量子通信方面遥遥领先,在量子传感领域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在最具潜力的量子计算领域仍落后于美国。不过中国正在缩小差距,2024年,多家中国公司在稀释制冷机等关键设备研发上取得突破,这可能减少对西方供应商的依赖。专家认为,在开发周期长、回报不确定的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的自上而下模式在建立供应链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但也存在竞争不足、创新路径单一等风险。

Source: Economist; Art by Satoshi Kambayashi

NEWS 03
美国财政部称遭中国黑客攻击系重大安全事件

The US Treasury revealed that Chinese state-backed hackers, Flax Typhoon, breached its systems in December, accessing workstations and unclassified files. Sanctions were imposed on Beijing-based Integrity Tech for supporting cyberattacks targeting US and global entities. 

美国财政部通过一封通知立法者的信函披露,十二月份早些时候,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组织亚麻台风(Flax Typhoon)侵入了美国财政部的系统,并访问了员工工作站和一些未加密的文件,这一行为被认定为“重大事件”。财政部表示,攻击涉及“来自中国的攻击者通过第三方服务提供商BeyondTrust使用的密钥越过安全措施”,并正在与FBI和其他机构合作调查此次黑客攻击的影响。这是美国去年的一系列安全漏洞事件中的最新一起,这些事件均被归咎于中国,中国则称这一指控“毫无根据”,并表示“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黑客行为”。1月3日,财政部对总部位于北京的网络安全公司诚信科技集团(Integrity Tech)实施制裁,冻结该公司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任何资产,禁止美国实体和个人与该公司进行交易。据称,黑客利用其服务和基础设施攻击了众多美国和国际组织,包括关键基础设施、政府机构和私营公司。

Source: BBCCyber Security News

NEWS 04
中国扩大出口管制清单并应对新的特朗普关税

China’s Commerce Ministry added 28 US entities to its export control list and banned “dual-use items” exports, targeting 10 US defense firms involved in Taiwan arms sales. 

中国商务部1月2日宣布,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并对其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禁令。同时,10家涉及对台军售的美国国防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系列举措被认为是对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后征收60%关税的预防性回应。哥伦比亚商学院宏观经济学副教授施雷格(Jesse Schreger)指出,这是中国向美方发出的”警告信号”,表明不会被动接受关税制裁。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限制”两用物项”出口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上月,中国已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高盛分析师预计,如果特朗普胜选,其贸易政策将”意义重大”,但可能不会采取全面关税等极端措施,以避免经济和政治风险。这场贸易角力的演变值得持续关注。

Source: CBS News

NEWS 05
亚裔女企业家起诉PayPal投资计划涉歧视

PayPal faces a lawsuit alleging racial bias for excluding Asian Americans from its $535 million investment program favoring Black and Hispanic entrepreneurs. 

新年伊始,一桩引人关注的歧视诉讼在纽约联邦法院展开。亚裔美国女企业家Nisha Desai和其公司Andav Capital起诉PayPal,指控其5.35亿美元的多元化投资计划存在种族偏见,将资金限制在黑人和西裔申请人,导致其损失数百万美元。这起诉讼凸显了美国企业DEI(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计划中的复杂矛盾。Desai在诉状中指出,虽然PayPal已向19家黑人和西裔领导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1亿美元,但对亚裔申请者却采取了差别对待。她援引1866年《民权法案》等法律,要求禁止PayPal在投资计划中考虑种族因素。这一案件的背后反映了美国社会在推进种族平等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如何在帮助历史上受歧视群体的同时,避免对其他少数族裔造成新的不公。随着类似诉讼增多,企业的多元化举措正面临更严格的法律审视。

Source: Reuters

NEWS 06
旧金山市长就任首日将在唐人街举办庆祝活动

San Francisco Mayor-elect Daniel Lurie will be inaugurated on January 8 at City Hall, followed by celebrations in Chinatown, featuring a night market, outdoor concert, and banquet. 

旧金山的新当选市长罗伟(Daniel Lurie)的竞选团队确认,1月8日在市政厅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后,就职庆典将继续在唐人街举行,届时将有特别的夜市和户外音乐会,亚裔美国人社区团体将举办宴会欢迎,新市长预计将出席并致辞。据透露,宴会将由助选罗伟的非营利性组织BeChinatown主持,参与主办的还有多家华人社区组织。在整个竞选过程中,罗伟积极争取亚裔美国人的选票,他是唯一在唐人街开设办事处的候选人,并选择圣玛丽广场作为宣布胜利的地方。“唐人街仍然是亚裔美国人社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报道引述一位在任多届的市政官员表示。BeChinatown的声明说,“一月八日,中文意思象征着团结、新起点和繁荣。它反映了我们对旧金山更加光明未来的共同期望。”

Source: SF Standard

NEWS 07
玫瑰花车游行圣地亚哥熊猫花车夺魁

Rose Parade 2025: San Diego Zoo’s panda-themed float wins top honor while Asian American elements shine throughout the celebration, showcas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America’s New Year tradition. 

2025年新年首日,玫瑰花车游行在帕萨迪纳(Pasadena)精彩呈现,吸引了70多万现场观众,并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圣地亚哥动物园以“跨越地球的友谊”(Friendship Across the Earth)的主题花车摘得桂冠,花车描绘了来自中国的大熊猫云川和欣宝,生动展现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它们于去年8月在动物园首次公开亮相,是20年来第一批被送往美国的大熊猫。游行中亚裔元素精彩纷呈:阿罕布拉市的花车由华裔四年级女生Chelsea Yeung设计的“美好的梦想日”荣获市长奖;”希望之城”花车上16岁台裔抗癌少女张凱拉与其他康复者共同展现生命韧性;越南裔组织Love 2 Yeu的花车”梦想之旅”致敬族裔传统;日本京都Tachibana高中乐队的精彩演出更为游行增添异彩。亚裔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这一传统盛事的文化内涵,也彰显了美国社会的包容与活力。

Source: LA Times; Art by John Ramirez

NEWS 08
俄勒冈小城樱桃庆新年纪念华裔园艺师

Milwaukie, Oregon, celebrated New Year’s with a seven-foot illuminated “Ice Cherry” model, honoring Chinese horticulturist Ah Bing, who developed the cherry variety in 1875. 

俄勒冈州密尔沃基市(Milwaukie)的新年庆典活动别具一格,用一个七英尺高的灯光装置模型替代传统的水晶球,这个模型是以当地著名的”冰樱桃”命名。这个活动不仅是庆祝,更是对一段被遗忘的华裔历史的致敬。”冰樱桃”得名于19世纪的华裔园艺师阿冰(Ah Bing)。1875年,他与园艺学家塞斯·卢林合作,在密尔沃基培育出了这种又大又甜、适合长途运输的樱桃品种。然而,随着1882年《排华法案》的实施和反华情绪的蔓延,阿冰最终离开了美国,他的故事也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在市中心设立了一座永久性的钢制樱桃雕塑和历史铭牌,以纪念这位来自中国园艺师及其留下的甜蜜遗产。今年的庆典将融入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包括中国舞蹈、击鼓表演和舞狮等,由俄勒冈华人联盟协办。活动组织者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肯定华裔对当地发展的贡献。

Source: OPD

NEWS 09
两地合作新剧作展示跨文化合作新模式

TVB launched Cross My Mind, a groundbreaking project blending English and Cantonese, co-produced with Wong Fu Productions, exploring cross-cultural connection and growth across HK and LA. 

加拿大华裔演员卢瑞麟(Thomas Lo)在香港无线电视(TVB)担任创意总监并主导的新项目《Cross My Mind》,打破了传统刻板印象,展示了亚裔演艺人才跨文化合作的新模式。该项目系与美国的王府制作公司(Wong Fu Productions)合作,在两地分别制作,巧妙融合了英语和粤语场景;节目在太平洋两岸播出,无线藉此触及亚裔美国观众,而王府则获得了更广阔的国际平台。此剧男女主角是加拿大籍的香港演员陈明憙(Jocelyn Chan)与韩裔美国演员Nathan Ing,故事讲述两个分别居住香港和洛杉矶的年轻人通过超自然的神奇相遇,互相倾听、陪伴并获得成长的故事。

Source: ABC

NEWS 10
首位亚裔女性圣公会牧师辞世

Rev. Fran Toy,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 female Episcopal priest, passed away at 90 in Oakland, California. Ordained in 1985, she championed justice and inclusion, inspiring many, with her legacy hailed as transformative by church leaders. 

美国圣公会首位亚裔女性牧师Fran Toy于12月28日在加州奥克兰家中辞世,享年90岁。作为一位开拓者,她的一生见证了多个历史性突破:1985年成为美国圣公会首位亚裔女性牧师,1988年当选加州教区首位女性代表。她的母亲是加州的第三代移民,也是第一位在加州唐人街开办学校的女性。她于1934年出生,早年追随母亲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1984年她从伯克利太平洋教会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为执事,次年晋升为牧师,开启了她在教会服务的新篇章。作为一位坚定的正义和包容的倡导者,她热心指导后辈亚裔女性神职人员,为教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见证和事工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

Source: Episcopal News

如果您喜欢我们新创刊的“北美华人周刊”,请通过下面的链接订阅这份电子周刊,以及其他华人必知信息。我们也欢迎您和您的好友们分享我们的周刊和订阅方式,或者您直接帮助他们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