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一百期 2024-12-23

华社寄语

亲爱的华社朋友和UCA大家庭,

圣诞愉快,新年快乐!

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特别时刻,我们谨向UCA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新朋旧友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感激您在过去一年对UCA的支持和关爱。

UCA眼下正在进行年终募捐。我们期待大家都能积极参加,UCA准备上一份圣诞礼物,UCA在充满挑战的2025年能继续为华人社区奋斗在第一线!

近几年来华人生存环境大幅恶化,有目共睹。我们除了更好地建设华社,改变自身外,别无选择。在2025年,UCA将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三大愿景,推动华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第一,UCA将继续推动华裔的参政议政,捍卫华人民权,确保华人的美国梦不打折扣;第二,UCA将全面推动对下一代的培育,尤其是培育他们的领导力以及他们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第三,我们将全面推动华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传统,引领和建设华人的新文化和新风尚。

展望2025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您的支持。没有您对UCA的鼎力相助,就没有UCA的今天!我们在此再次感激!

UCA会长 薛海培 

UCA主席 王华

NEWS 01
中美续签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China and the US have renew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 (STA) for another 5 years. The revised terms narrow the scope to basic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gencies, excluding sensitive fields like AI and semiconductors. 

中美两国政府代表12月13日在北京换文签署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STA)自2024年8月27日起再次延期5年。这项协议是在中美早于1979年建交时签署的,每5年续签一次,历来从无间断。STA内容包括物理和化学基础研究、地球大气研究和农业科学的合作等。40多年来,中美两国在STA框架下相继签订30多个议定书或协议,覆盖了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生熊保护、核安全、农业科学、物理和化学在内的基础研究等领域,为两国建立互信、扩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合作项目也为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全球科技进步的催化剂。修改后的条款反映了当今中美关系的紧张现实,协议的范围比之前的协议要窄,仅涵盖两国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在基础科学项目上的合作,不包括对国家安全可能重要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工作,例如人工智能和半导体。此外新的不同是,该协议也没有包含任何有关中美大学和私营公司之间合作的信息。

Source: NatureWP

NEWS 02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惠及美加游客

China has extended its visa-free entry for the US, Canadian, and other foreign visitors to 10 days, effective immediately, to boost tourism. 

中国外交部宣布将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外国游客的免签入境期限延长至10天,这项举措立即生效,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中国旅游。根据新政策,来自54个国家的游客符合资格,中国还把各省区市的出入境免签口岸数量从39个增加至60个,方便游客进出中国,并扩大了过境旅客可停留的地区,通过过境免签政策来华的外国人可在24个省域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域旅行。据报道,下一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深入推进移民管理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改进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续提升外国人来华学习、工作、生活便利度。

Source: AsAmNews

NEWS 03
美国强化多项针对中国的遏制及贸易保护政策

The US is intensifying measures against China, including a trade probe into legacy chips, sanctions for fentanyl trafficking, scrutiny of TP-Link routers, and proposed 920% tariffs on Chinese graphite. Legislation also seeks to limit US investments in sensitive Chinese technologies and restrict Chinese property acquisitions near critical sites. 

【传统芯片】媒体12月16日报道,拜登政府正准备对中国生产旧型号半导体展开贸易调查,以回应人们对美国对这些产品日益增长的依赖可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这些芯片对于智能手机、汽车、洗碗机、冰箱和武器以及美国电信网络等大量产品。调查最终可能导致对某些中国芯片及其产品征收关税、禁止进口或采取其他行动。 

【芬太尼】12月17日,国会两党议员提出三项法案,旨在打击中国在美国芬太尼危机中的角色,其中的措施将成立一个美国特别工作组来打击毒品贩运,并预备对中国实体实施制裁,授权切断与美国银行系统的中国企业联系。所有法案提案者都是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成员。 

【路由器】《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司法部、国防部和商务部在密切关注美国使用最广泛的家用路由器TP-Link,商务部正在考虑禁止该设备。10月份,微软表示,该由器已成为与黑客组织的攻击目标。作为最新批准的年度国防预算的一部分,美国国会批准了30亿美元用于完全拆除和更换网络中的中国产品。 

【石墨】12月18日,美国石墨生产商Novonix及AAAMP像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请愿,声称中国向美国出口人为压低的电池级石墨,剥夺了北美生产商进入市场的公平机会,损害了新兴的国内石墨行业,因而要求对石墨征收920%的关税,而目前中国在电池级石墨市场占有超过95%的份额。 

【对华投资】据国会议员本周表示,国会将在未来几天就限制美国在华投资的法案进行投票,该法案是资助政府运营至三月中旬的法案的一部分。除了限制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和其他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的投资,该法案还寻求研究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的安全风险,并限制中国在敏感地点附近的地产购置。

Source: ReutersReutersWPCNBCNYT Art by Julia Joshpe

NEWS 04
纽约居民承认串谋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

A 60-year-old New York resident admitted to conspiring as an illegal agent for China, operating an overseas police station tied to China’s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媒体12月18日报道,一名60岁的陈姓纽约居民承认犯有非法代理罪,即串谋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为中国公安部开设和运营海外警务站,他将面临五年监禁。联邦检察官表示,首要任务是“抵制外国政府针对美国当地侨民社区侵犯美国主权的恶意活动”。官员称,这个秘密警察站虽然确实提供了一些基本服务,比如帮助中国公民更新中国驾照,但它还承担着更“险恶”的任务,包括帮助中国政府找到一名居住在加州的华裔民主活动人士。多年来,美国官员一直警告称,中国不仅决心影响美国政策、培养与政治人物的关系,而且还在国内向美籍华人施加压力。

Source: Guardian

NEWS 05
加拿大省长表示加美国应避免贸易战并一致对华

Ontario Premier Doug Ford urged U.S.-Canada-Mexico cooperation to counter China’s market influence, avoiding a trade war. Ford criticized Mexico for enabling China’s products to bypass CUSMA rules, harming North American jobs. 

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的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12月16日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加美不应该进行破坏性的贸易战,而是应该联手对抗中国,并呼吁墨西哥加入他们的行列。他表示,不论是美国征收25%关税和安省切断对美国的能源出口,都不是希望看到的。他更愿意促进美国贸易,并抵制中国对北美市场的入侵,尤其是透过墨西哥,“导致美国和加拿大的就业机会减少”。福特指责墨西哥为中国进口产品(特别是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提供“后门”,绕过了2020年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加美墨协议》(CUSMA)中原产地规则的限制。他表示,“墨西哥必须做出决定:要么与北京站在一起,要么与华盛顿站在一起。我告诉你,加拿大人支持什么,他们支持华盛顿。”

Source: Global News

NEWS 06
年轻的亚裔美国人创业者开拓社区及网络空间

An AP investigation highlights the evolving identity of young Asian Americans, contrasting their confident cultural integration with older generations’ struggles against stereotypes and isolation, and embracing both heritage and American identity.

 一篇美联社调查文章探讨了年轻一代亚裔美国人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演变,尤其是跨代际演变。文章突出了他们如何在美国文化从商业到艺术的各个方面占据一席之地,并将他们的经历与面临刻板印象和文化孤立的老一辈人进行了对比。与前辈不同,他们对美国社会有一种自然的归属感。这种代际变化是由互联网、更大的亚裔美国人社区和更多的媒体代表推动的。今天的年轻人自信地在文化景观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挑战曾经定义他们前辈经历的假设和限制。 

文章还对比了老一辈亚裔美国人的经历,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身份是由他人定义的,而年轻一代现在则拥有自由。受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这些人可以同时接受自己的传统和美国身份,而不会觉得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文章强调了一种文化转变,即亚裔美国人越来越自信地宣告自己的空间,挑战旧的假设和刻板印象。他们不仅参与了美国文化,而且积极塑造了它。

Source: AP News

NEWS 07
年度“难忘”颁奖庆典表示要坚定致力于代表亚太裔

The 22nd annual “Unforgettable” (UNFO) awards celebrated AAPI achievements in entertainment, arts, and culture on December 14. Hosts like Stephanie Hsu emphasized breaking racial barriers. 

由Character Media和GoldenTV举办的第22届年度“难忘”(UNFO)颁奖盛典于12月14日举行,这是对亚太裔美国人知名人士的表彰活动,以纪念在过去一年中各方面的成功。今年的获奖者代表了娱乐、艺术和文化领域AAPI卓越的广度和深度,获奖者包括主演《弟弟》的陈冲(Joan Chen)和Izaac Wang、该片导演王湘圣(Sean Wang),主演《将军》的日裔演员真田广之、泽井安娜等。许玮伦(Stephanie Hsu)等担任主持人,她在颁奖典礼上致辞指出,为少数族裔群体留出空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正努力解决复杂的种族和社会限制问题,而这些界限往往会阻碍他们在行业里的成功。Netflix的《降世神通》(Avatar)制作人Albert Kim在先锋成就奖获奖致辞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好莱坞在选用美国原住民和土著人才方面缺乏追求,并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Source: DeadlineUNFO

NEWS 08
喜剧演员欧阳万成凭借热播新剧获得GQ力捧

Actor-comedian Jimmy O. Yang discussed his role in Hulu’s Interior Chinatown and career journey in a GQ interview, highlighting his mission to challenge stereotypes and promote diversity in Hollywood. 

亚裔演员兼喜剧演员欧阳万成(Jimmy O. Yang)在接受《GQ》采访时,分享了他在即将上映的Hulu剧集《内景唐人街》(Interior Chinatown)中的表演经历,并深入探讨了他作为亚裔娱乐界代表性人物的职业发展轨迹。欧阳在剧中饰演一位希望打破传统刻板印象的角色,这与他的个人信念高度契合,即通过自己的作品促进媒体中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他强调,在好莱坞,真实的亚裔代表性依然稀缺,许多角色往往陷入刻板印象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并鼓励更多的亚裔演员和创作者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提到,《内景唐人街》不仅是一个个人职业突破的机会,更是一个探索亚裔身份与文化认同的窗口。此外,欧阳还分享了他对喜剧表演的热爱以及如何通过幽默化解种族歧视和偏见,他的成功故事也成为许多亚裔年轻人的励志典范,鼓舞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突破界限。

Source: GQAtlantic

NEWS 09
纽约法拉盛云吞面馆被评为全美最佳中餐馆

Maxi’s Noodle, a family-run restaurant in Flushing, Queens, was named the best Chinese restaurant in the U.S. for 2024 by Yelp. 

位于纽约皇后区法拉盛的云吞妹面馆(Maxi’s Noodle)被Yelp评为2024年全美最佳中餐馆,这家由刘颖谕(Maxi Lau-O’Keefe)创办的小餐馆以其正宗的港式面食和特大馄饨而闻名,吸引了无数顾客慕名前来。其招牌菜如鲜虾云吞面和牛腩汤面被赞誉为“原汁原味的香港风味”,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族裔之间的文化交流。。除了美食质量,Maxi’s Noodle也因其独特的家庭式氛围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餐厅创始人表示,她希望将香港传统饮食文化带到美国,并为当地华人和其他族裔提供一个感受香港文化的窗口。该小企业计划在曼哈顿唐人街开设第三家分店,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Source: NY Post

如果您喜欢我们新创刊的“北美华人周刊”,请通过下面的链接订阅这份电子周刊,以及其他华人必知信息。我们也欢迎您和您的好友们分享我们的周刊和订阅方式,或者您直接帮助他们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