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一百四十二期 2025-10-19

NEWS 01
国会代表重提PASS法案限制外国购买农地

U.S. Representatives Stefanik and Crawford reintroduced the PASS Act to prohibit citizens from China, Russia, Iran, and North Korea from purchasing American farmland, cit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10月17日, 两位共和党国会众议员——纽约州的斯特凡尼克 (Elise Stefanik) 和亚利桑那州的克劳福德 (Rick Crawford) 重新提出《促进农业保障和安全法案》(PASS Act)。该法案的核心是授权美国农业部(USDA)审查和监管涉及美国农业资产的外国收购, 旨在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公民购买或控制美国农业用地和相关企业, 将此类问题从经济政策提升到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考量。斯特凡尼克表示, “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不能允许这些国家通过收购资产来破坏美国农民的努力。克劳福德则强调美国农业对国家安全的关键影响, 指出 “我们不能允许积极寻求伤害我们的专制政权控制我们的经济、供应链和日常生活”。法案对合法永久居民做出豁免。类似立法在过去几年在国会反复提出。

Source: Farms

NEWS 02
加拿大外长访华重启战略伙伴关系

Canadian Foreign Minister Anita Anand met Chinese counterpart Wang Yi in Beijing, restarting strategic dialogue. Talks focused on trade disputes following reciprocal tariffs, aiming to pave the way for a Carney-Xi meeting at the APEC summit. 

10月17日,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在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两小时会谈,标志着两国在关系跌至25年来最低点后重启战略对话。这是阿南德今年五月出任外长后首次访华,旨在为总理卡尼(Mark Carney)与中国领导人会晤铺平道路。双方同意重启2005年马丁政府时期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机制,为两国提供处理分歧和建立联系的直接沟通渠道。阿南德在接受《环球邮报》采访时表示,这一机制将为讨论和解决贸易问题提供论坛,”鉴于两国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系,这种对话基础是必要的”。 贸易争端是会谈核心议题。自2024年10月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后,中国今年早些时候对加拿大海产品、肉类和农产品征收高额报复性关税,其中油菜籽关税达76%。阿南德未透露加拿大是否计划取消或降低电动汽车关税,但表示卡尼与习近平最快本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晤将是推进问题解决的关键。阿南德透露,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和农业部长也将在近期访华。

Source: Global NewsGlobe and Mail

NEWS 03
尔湾市健康博览会吸引多元社区组织参与

Irvine’s 16th Annual Healthy Living Expo on October 4 drew divers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Communities (MHACC). 

10月4日,加州尔湾市在市政中心举办第16届年度健康生活博览会,吸引众多健康和社区组织参展,为各年龄段居民提供健康筛查、健身演示、教育讲座和流感疫苗接种等服务。作为尔湾市非营利组织周活动的一部分,这场免费户外活动展现了该市多元化社区的活力。美国华裔精神健康联盟(MHACC)是参展组织之一,向社区介绍其心理健康服务和青少年义工计划。该组织的暖线服务与青少年志工团队接受了媒体采访。MHACC是位于加州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通过倡导、教育和支持服务提高华人社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供免费的国语、粤语和英语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打破华人社区中围绕精神健康的沉默和污名。

Source: City of Irvine

NEWS 04
华裔网球新星横扫挑战赛巡回赛

Chinese-American tennis player Michael Zheng, 18, has dominated the ATP Challenger circuit with 15 consecutive wins and three titles since August, crediting his father as his inspiration. 

18岁华裔美籍网球选手迈克尔·郑(Michael Zheng)近期在ATP挑战赛巡回赛表现出色,自8月1日以来保持15场连胜,连夺芝加哥、哥伦布和提布龙三站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180位。他透露,打网球完全因为父亲的热情。父亲30岁时与母亲从中国移民美国追寻”美国梦”,到美国后才首次接触网球,却成为费德勒(Roger Federer)的粉丝,希望儿子能像偶像一样。高中时期,他每周三天前往国家网球中心训练,每次往返需一个半小时,几乎错过最后两年的高中课程。目前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的他仍在平衡学业与网球,要和所有教授沟通,选择最适合比赛的安排,然后在巡回赛期间努力赶作业。郑受益于ATP新生代加速器项目,该项目帮助美国大学系统顶尖球员直接进入挑战赛,他凭此进入芝加哥挑战赛正赛并夺冠,随后连夺两个冠军。

Source: Puntodebreak

NEWS 05
华裔高尔夫球手一杆进洞赢宝马轿车

Chinese-American golfer Lucy Li, 23, aced the par-3 13th hole from 155 yards in the first round of BMW Ladies Championship, winning a BMW i7 car and recording her first career hole-in-one on the LPGA Tour. 

10月16日,23岁华裔高尔夫球手李露西(音译,Lucy Li)在韩国举行的宝马女子锦标赛首轮比赛中,于松滩海滩高尔夫球场(Pine Beach Golf Links)第13洞用7号铁杆从155码外一杆进洞,不仅收获职业生涯首个一杆进洞,还赢得宝马韩国提供的全新宝马i7轿车作为奖品。除此之外,CME集团还将以李露西名义向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捐赠2万美元,作为其“CME关怀挑战——为圣裘德得分”慈善活动的一部分。李露西对此表示:”我很高兴我的一次挥杆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这真的太棒了。”

Source: LPGA

NEWS 06
华裔作家回忆录入选密歇根州年度读物

Adrian District Library will host author Curtis Chin on October 30 to discuss his memoir “Everything I Learned, I Learned in a Chinese Restaurant,” selected as the 2025-26 Great Michigan Read. 

10月30日,阿德里安区图书馆(Adrian District Library)将举办作家陈柯蒂斯(音译,Curtis Chin)的活动,介绍他的回忆录《我学到的一切,都在中餐馆学到的》(Everything I Learned, I Learned in a Chinese Restaurant)。该书已被入选2025-26年度“大密歇根地区阅读之旅”(Great Michigan Read)。这本回忆录探讨了他作为同性恋华裔美国人在底特律成长的经历。

Source: LenConnect

NEWS 07
墨西哥华裔女商人曾救助200名华人逃离战火

Mexican-Chinese American businesswoman Herlinda Wong Chew (1894-1939), dubbed the “Queen of Chinese Refugees,” helped 200 Chinese community members escape the 1919 Battle of Ciudad Juárez and later served as a de facto immigration agent. 

10月15日的一篇《Joy Sauce》专栏文章,介绍了墨西哥华裔美国女商人赫琳达·黄·周(Herlinda Wong Chew)。她在1919年华雷斯城战役中帮助约200名华人获得临时庇护,被《埃尔帕索时报》称为”华人难民女王”。赫琳达·生于墨西哥,父亲是富有的华人酒店老板,母亲是阿兹特克血统的墨西哥女性。她与从中国移民的丈夫一起,在美墨边境经营杂货店La Garantia。1919年,墨西哥革命期间,凭借与美国移民官员的良好关系,她成功协商让约200名社区成员获准越境避难。1922年2月,她研究出绕过1882《排华法案》的途径,以商人身份通过加州卡莱克西科带领全家合法移民美国。1923年她在埃尔帕索开设新中国杂货公司。她精通西班牙语、英语、普通话和粤语,担任事实上的移民代理,协助华人入境或获取签证,并陪同移民乘火车前往旧金山。1939年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在中国从事战争救济工作,发现约70名被遗弃的墨西哥妇女在广州街头乞讨,她联系墨西哥领事,安排这些妇女和孩子返回墨西哥。

Source: Joy SauceAmplify Asian

NEWS 08
底特律纪念华裔民权活动家陈玉平逝世十周年

Detroit’s James and Grace Lee Boggs Foundation commemorated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civil rights activist Grace’s death, honoring her legacy of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examining how to advance her vision in today’s context. 

10月,詹姆斯和格雷斯·博格斯基金会(James and Grace Lee Boggs Foundation)举办活动,纪念华裔美国作家和民权活动家陈玉平(Grace Lee Boggs)逝世十周年,回顾她的生平和遗产,并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继续推进她的理念。陈玉平生于罗德岛,在纽约生活多年。她的丈夫詹姆斯(James Boggs)生于阿拉巴马州佃农家庭,后移居底特律在汽车行业工作超过20年。两人共同领导了一场强调自我韧性和社区合作的运动,在六七十年代民权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作家、女性主义者、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启发和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确保底特律充满爱与社区精神而蓬勃发展。

Source: WDET

NEWS 09
芝加哥唐人街领袖李秉枢辞世享年90岁

Raymond Lee, 90, a prominent Chinese-American businessman who founded a major food distribution company and created the Chinese American Museum of Chicago and Ping Tom Memorial Park, died on August 31, leaving enduring legacies in Chicago’s Chinatown community. 

8月31日,芝加哥华埠博物馆和谭炳纪念公园的主要创建者、华裔企业家和社区领袖李秉枢(Raymond Lee)因自然原因去世,享年90岁。李先生1934年生于广州,15岁以“买纸仔”的身分来到芝加哥,从父亲经营的广益食品公司(Quong Yick & Co.)仓库员工做起,后与妻子珍(Jean)创办金国商店,最终发展成向中西部批发亚洲产品的大型食品分销企业。作为华美发展公司主席,李秉枢与好友谭炳(Ping Tom)共同主导将32英亩前铁路货场改造为华埠广场综合项目,建造了唐人街最大的扩建项目——唐人街广场等。李秉枢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创建芝加哥华美博物馆,2005年他捐赠全部66万美元,购置了自己年轻时工作和居住过的广益旧址,使博物馆成为现实。2008年博物馆遭遇火灾摧毁大量文物,他又立即帮助获得贷款重建。2015年,在芝加哥唐人街博物馆基金会创始人之一、首任主席何垂梅(Chuimei Ho)的协助下,他撰写了回忆录《在芝加哥唐人街成长:李秉枢的故事》(Growing Up in Chicago’s Chinatown: The Stories of Raymond Lee),该书由芝加哥唐人街博物馆出版,中文版将于近期推出。

Source: Chicago TributeCAM of Chicago

NEWS 10
加拿大华裔二战老兵逝世享年99岁

Canadian Chinese WWII veteran Gordie Quan died at age 99 on October 12, possibly the last surviving Chinese-Canadian WWII veteran who fought for citizenship rights and helped end 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0月12日,加拿大华裔二战老兵关锐光(Gordie Quan)去世,享年99岁,距离他百岁生日仅数月之遥。华加军事博物馆历史学家兼策展人克莱门特(Catherine Clement)认为,他可能是最后一位在世的加拿大华裔二战老兵。关生于卑诗省,是数百名在二战期间为加拿大而战的加拿大华人之一,尽管当时他们尚未被承认为公民。据加华军事博物馆记载,关作为爆破手在印度和缅甸服役,回国后获得多项奖章。克莱门特表示,像关这样的士兵不仅为国家而战,更为未来几代华裔加拿大人的权利而战。克莱门特强调:”像戈迪这样在二战服役的人,他们为民权运动做出了贡献。他不只是一名普通士兵。”正是因为这些军人的服役,华裔加拿大人在战后几年获得了公民权和投票权,也促成了禁止华人移民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法案》被废除。

Source: 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