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一百二十期 2025-5-12

NEWS 01
德州社区游行抗议SB-17法案妖魔化华裔

The Texas House passed a bill banning citizens from China from owning property in the state, with supporters cit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while Asian American advocates condemn it as xenophobic legislation that could trigger anti-Asian violence despite exceptions for legal residents. 

5月10日周六,数百人在德克萨斯州议会大厦外面集会,反对立法议会上最具争议的法案之一SB-17。德州正朝着禁止中国等国公民在该州拥有房产的方向继续推进,州众议院以85-60的主要党派票数通过了此项法案的二读。根据这个法案,特定国家的公司、政府组织和公民将不能再购买德州的任何房产,法案并赋予德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调查甚至没收特定国家所有房产的权力。众议院此前还修改了该法案,豁免合法永久居民。休斯顿民主党议员吴元之(Gene Wu)领导了反对呼声,他谈到了华裔移民在美国的历史,并认为不应因其原籍国政府的行为而惩罚个人,他警告说:“当攻击来临、当仇恨犯罪开始时,它将针对所有亚裔——每个有亚洲面孔的人。”德州亚裔社区的许多人对此表示不满,亚裔德州人正义倡导组织(Asian Texans for Justice)联合执行主任Lily Trieu称其为排外意识,并表示此举暗示亚裔是危险的国家敌人。德州亚裔美国人协会董事会成员Jason Yuan说,“别把我们妖魔化”。该法案赞助人、共和党议员科尔·赫夫纳(Cole Hefner)表示,“我们不能允许积极寻求伤害我们的专制政权控制和主导我们的经济、供应链和日常生活”。共和党议员、台湾出生的陈筱玲(Angie Chen Button)表示,她经历过种族歧视,理解为何许多亚裔美国社区反对该法案,但她出于国家安全理由支持该法案。据悉,多个华裔美国人组织的领导人正考虑在联邦法院提出质疑。

Source: Dallas NewsKUVE

NEWS 02
“亚裔美国人故事2025”颁奖典礼暨晚会庆祝故事讲述者

Over 400 Attend Asian American Stories 2025 Gala celebrating diverse storytellers, showcasing 93 video contest entries reflecting heritage, resilience, and humanity across ethnicities and generations. 

5月1日,由硅谷创新频道(DingDing TV)主办的“亚裔美国人故事2025”视频大赛,在加州米尔皮塔斯(Milpitas)举行了庆典暨颁奖典礼,400多位嘉宾出席。该活动旨在表彰亚裔美国人的故事讲述者,并庆祝AAPI传统月的开始,大赛共收到来自20多个族裔的93名参赛者的作品,展现了我们侨民之美,以及亚裔对于美国社会结构的重要性。这些故事见证了我们社区的凝聚力、韧性和创造力,也展现了我们给予美国的礼物,从劳动奉献、艺术创造力到人性关怀。其中成人组一等奖获得者Ghino Lee,其视频讲述了自己的母亲帮助年长的韩裔美国人应对法律挑战的故事,评委指出,镜头充满爱意地展现了她做出的巨大牺牲,超越了对直系亲属的奉献,展现了她无私的举动及其对更广阔世界产生的积极涟漪效应。青少年组Jaslyn Kwan的视频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文化遗产,并通过舞蹈完美地捕捉了热情的精髓,讲述者深切感激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艺术才华,并通过动作和节奏为社区做出贡献。颁奖典礼暨晚会后还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拍卖会,由两位众议员主持,拍卖品包括与著名女演员陈冲和ABC知名新闻主播林迪恩(Dion Lim)共进晚餐等。

Source: DingDingTV

NEWS 03
纽约市长选举中华裔美国选民的选票力量

On May 2, historian Qin Hui delivered a lecture comparing Irish and Chinese immigrant experiences, urging Chinese Americans to move from individual effort to collective action. He emphasized union-based organizing to gain rights, voice,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in democracy. 

随着纽约市2025年市长选举临近,当地媒体的一篇署名文章分析,华裔美国选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引用民主党选举策略专家Trip Yang的话指出,政治人物往往将社区视为“民族道具”,他称之为法拉盛“珍珠奶茶拍照”现象。但随着华裔选民逐渐向共和党倾斜,民主党候选人开始真正重视这一群体。多位领跑的市长候选人已采取实质性行动:前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聘请了州众议员幕僚Larry He作为联络人,并获得了市议员庄文怡(Susan Zhuang)的支持;前市审计长斯科特·斯特林格(Scott Stringer)和州参议员泽尔诺·迈里(Zellnor Myrie)也分别则聘请了亚太裔社区联络员。据报道,选民关注的核心议题包括公共安全、住房、教育和生活质量问题,在无党派华裔选民比例较大的情况下,今年的大选可能会比往常更具竞争性,而共和党的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已在华裔社区赢得信任。

Source: City and State NY

NEWS 04
旧金山唐人街先驱陆润卿的成功故事

Look Tin Eli, Mendocino-born pioneer of birthright citizenship and Chinatown’s visionary leader, was celebrated for elevating Chinese American visibility through diplomacy, business, and festive public displays in early 20th Century San Francisco. 

陆润卿又名陆天怡孻(Look Tin Eli),1870年出生于加州门多西诺(Mendocino),他帮助开创了美国出生公民权的先例,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和社区领袖。一本纪念他的专著《帮助塑造华裔美国人经历的门多西诺远见者》,讨论了他挑战1882年排华法案并被允许以美国公民身份留在加州之后的生活。陆凭借着处理多个复杂商业项目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宣传能力,成为20世纪初旧金山最受瞩目的美籍华人之一。他在六大华人公司和中华总商会中发挥了积极的领导作用,经常主持了公共展览、唐人街庆祝活动以及与国内外知名人士的会面等。他说,由于华人“热爱任何形式的公共庆祝活动”,“唐人街对我们的贵宾将极具吸引力……唐人街一直是旧金山的景点之一,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在他主持下,1908年,唐人街精心策划了一场“盛大而壮观的盛会”,出席人数达3000人,包括各方数十位知名人士,两支骑兵队,市场街的大型游行等,唐人街和市中心到处都挂满了壮观的电灯和中国灯笼,成为备受瞩目、极具新闻价值的盛事。

Source: NBC News

NEWS 05
纪录片致敬华裔舞蹈先驱的突破性遗产

George Lee, pioneering Asian American dancer who performed with New York City Ballet and Broadway in the 1950s, dies at 90, leaving behind a legacy of breaking racial barriers in dance despite facing discrimination throughout his career. 

亚裔美国舞蹈先驱乔治·李(George Lee)近日因心脏并发症在复活节周末去世,享年90岁。这位在1954年曾在纽约城市芭蕾舞团表演并后来转战百老汇的舞者,在种族壁垒森严的年代打破了舞蹈界的限制,为亚裔美国艺术家开辟了道路。李出生于1935年香港,父亲是中国杂技演员,母亲是波兰舞者。五岁时,他便在上海夜总会与母亲一起表演以维持生计。1949年,母亲带他逃离中国内战,经过在菲律宾难民营的两年生活后,最终到达美国。在美国,他母亲不断告诉他:”在美国,别人都是白人,所以你必须比别人’好十倍'”,这句话激励他刻苦训练,追求卓越。18岁时,李在著名的美国芭蕾舞学校学习并成功加入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演出《胡桃夹子》。尽管他只在该舞团表演了一次,但演员吉恩·凯利(Gene Kelly)看中了他的潜力,将他选入百老汇制作《花鼓歌》。此后20年,他在百老汇和巡回演出中跳舞,虽然常被限制在”苦力”等刻板角色中。1980年退出舞蹈界后,李在拉斯维加斯做荷官,一直做到最近退休。纪录片《好十倍》(Ten Times Better)记录了李非凡的旅程和成就,为他在舞蹈史上被忽视的贡献正名。尽管他曾自称“无名之辈”,但在生命结束前,李终于看到了自己作为亚裔美国先驱的重要价值。

Source: AsAmNewsTen Times Better

NEWS 06
威斯康星州新增历史标记牌彰显华裔美国人贡献

Wisconsin’s Historical Society is installing 12 new historical markers, including two recognizing Chinese American contributions to Milwaukee’s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the Chinese laundry industry that flourished in the late 1800s. 

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今年与当地社区大使合作,计划设立12块新的历史标记牌,突显该州常被忽视的历史,其中两块由威斯康星州华裔美国人组织(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Wisconsin Chapter)主导,预计将于今秋在密尔沃基安装。据城市札记(Urban Anthology)记载,1887年,密尔沃基约有90名华人和30家洗衣店。两块标记牌中,一块将位于福瑞斯特家园公墓(Forest Home Cemetery),纪念清明节这一华人扫墓传统;另一块将设在马丁·路德·金大道(MLK Drive),简述华人洗衣业历史,纪念早期华裔移民开设的洗衣店。州历史学会全州服务协调员马洛里·汉森(Mallory Hanson)表示,历史标记牌项目旨在通过收集、保存和分享故事,将人们与过去联系起来。其他10块新标记牌将聚焦黑人、女性、原住民和近期移民的历史。

Source: WPR

NEWS 07
电视节目回顾布鲁克林华人电影制片厂的逆袭诞生

In the 1920s, frustrated by Hollywood’s demeaning portrayals of Chinese people, businessman Harold Lee and his uncle founded the Great Wall Film Company in Brooklyn, one of America’s first Chinese American film studios. 

为纪念AAPI传统月,CBS纽约近日回顾了早期好莱坞的不公平表现如何促成美国首批华裔电影制片厂之一的诞生。华美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展览总监谭海俊(Herb Tam)表示,“早期好莱坞对华人和亚裔的描绘,真的很单一且贬低人格。”早先,美国电影评论委员会曾经回复华社领袖的询问说,如果他们想改变刻板印象,可以自己制作电影。于是在1921年,成功的商人Harold Lee等创立并资助了长城画片公司(Great Wall Film Company)。华人人口虽少,但他们仍然渴望文化、电影和艺术;该公司早期的一些电影在布鲁克林南部拍摄,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发行。该制片厂最终迁至上海,在十年间制作了约二十几部电影。随着大萧条的到来,公司停止运营,但李家在电影界的影响通过创立纽约的中国电影交流所(New York Chinese Film Exchange)而延续。

Source: CBS News

NEWS 08
华裔美国视角下的浩室与电子音乐

Chinese-American techno artist HELANG curated a special playlist for 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 featuring prominent AAPI female electronic musicians. 

为庆祝AAPI传统月,华裔美国电子音乐艺术家HELANG为《阿特伍德杂志》(Atwood Magazine)特别策划了一份播放列表,展示了包括Qrion、Maria Vaunt、Sohmi、Hiroko Yamamura等在内的亚太裔女性音乐人作品。自2023年创立自己的厂牌Dauntless Records以来,HELANG一直保持完全的创作自主权,同时推动电子音乐的边界。她最近在布鲁克林举办了第二届仅限女性参与的活动展示,进一步兑现了她致力于在这一领域创造包容空间的承诺。她分享道:“AAPI传统月在我心中有特殊地位,因为它提醒我要善待自己,庆祝我的旅程,并继续毫不犹豫地展现自我。作为第一代移民父母的女儿,我成长的生活曾经非常忙乱。但回顾过去,我很高兴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富有同理心和情感智慧的创作者。”她还推荐了华裔艺术家Zhu的作品,表示“他是我的中国同胞,这让我感到自豪。我将永远支持他的作品。”

Source: Atwood Magazine

NEWS 09
华裔黄衣战士在新《金刚战士》小说中大放异彩

In the new Power Rangers novel, Chinese American author Diana Ma reclaims the Yellow Ranger character Trini Kwan by infusing her story with Chinese mythology, addressing past stereotyping while exploring how Trini embraces her cultural heritage to become a superhero. 

在新上市的《金刚战士》(Power Rangers)小说《混沌之力》(Force of Chaos)中,黄衣战士崔妮(Trini Kwan)终于迎来了专属于她的故事,这部作品深入探索了她的中国文化传统。华裔美国作家Diana M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崔妮对我很重要,因为她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第一批亚裔美国超级英雄之一。作为一名热爱超级英雄的华裔美国粉丝,在儿童电视节目中看到这种代表性令我感到力量。”她的创作目标是探索崔妮如何”独立成长”,拥抱自己的文化传统、身份和历史,最终成为黄衣战士。马坦言,她通过”令人兴奋且出人意料的方式”将中国神话融入故事中。小说聚焦崔妮这位试图在高中不引人注目的女孩,她多年来接受武术训练,但更愿意让同学认为她只是一个害羞的亚裔女孩。本书直面早期《金刚战士》的刻板印象问题,该剧前首席编剧曾在最近的纪录片中承认,让唯一的黑人演员扮演黑衣战士、唯一的亚裔角色扮演黄衣战士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马的创作正是以这一富有争议的历史为背景,赋予角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Source: Polygon

NEWS 10
免费课后项目助华裔学生发挥潜能

Project: VISION, a free after-school program in Chicago’s Chinatown, helps Chinese America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academic support, college preparation, and leadership training. 

在芝加哥唐人街社区,一个名为“远见计划”(Project: VISION)的免费课后项目,正在为需要额外帮助的华裔学生们助力。该非营利组织主要服务唐人街和桥港(Bridgeport)社区的初、高中华裔学生,帮助他们学习、服务、领导和茁壮成长。他们不仅辅导学业,还帮助应对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应对家庭日益增长的压力,尤其是作为第一代移民子女的成功压力。该项目执行主任Karen Chiu介绍说:“我们超过85%的学生来自低收入的第一代移民家庭——这些孩子大多数也将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随着需求持续增长,目前有50至100名学生在等待加入课后辅导项目。该组织依赖政府拨款和捐款运作,并计划于7月19日举办唐人街5公里跑以筹集资金。

Source: NBC ChicagoProject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