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01

哈佛前化学系主任利伯加入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Former Harvard chemistry chair Charles Lieber joins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after his conviction for failing to disclose Chinese funding, with Chinese-American academics noting increasing research anxiety among scientists in the US.
据报道,哈佛大学前化学系主任、纳米科学先驱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已于4月28日正式加入中国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担任全职教授并获授予该校最高荣誉的讲席教授职位。因未向大学和资助方申报来自中国的数百万美元研究资金,利伯于2021年12月被控六项罪名,并可能面临26年监禁和120万美元罚款,但在2023年4月被判为已服刑期,避免了实际监禁。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表示,利伯的加入将“显著推进清华大学和深圳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发展”,强调将”提升SIGS学术卓越性并促进世界级学术社区建设”。利伯本人表示,深圳的活力与创新精神与他共建全球科学中心的愿景”完美契合”。曾在2015年被指控间谍罪、但后来被美国政府撤销指控的郗晓星教授评论称,利伯是纳米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他在美国已无法工作,这对中国是极大收获。郗还提到,美国许多科学家因担忧研究资金削减和披露规则复杂而产生焦虑。
Source: Chemistry World
The Committee of 100’s annual conference in Los Angeles celebrated Chinese American achievements, addressed community challenges. Entrepreneurs Walter and Shirley Wang were honored for their business success, resilience, and long-standing dedication to the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年会于4月25日至4月26日在洛杉矶隆重举行,来自科技、教育、娱乐、法律及公共政策等领域的领袖齐聚一堂,庆祝华裔美国人的成就,也针对华裔及亚大华裔社群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方案,探讨中美交流与合作、亚裔美国人成就与贡献、人工智能竞争和美国关税政策等热点话题,并促进新一代领袖与影响力人士之间的交流。本届年会主题为“Engage. Empower. Elevate”(参与、赋能、提升),适逢洛杉矶年初遭遇大规模山火灾害,百人会特别将年会选址洛杉矶,以此向当地社区展现的坚韧精神与创新能力致敬。 JM Eagle集团总裁王文祥(Walter Wang)与Plastpro公司创始人王范文华(Shirley Wang)获颁“创业领袖奖”,这对被誉为“华裔商业领袖与慈善家典范”的夫妇,不仅分享了各自跌宕起伏的创业史诗,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更展示了他们对华人社区的长期承诺。王文祥在演讲中自嘲,然而他9岁时随母亲带着仅有的3000美元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加州伯克利,他曾只能将母亲找来的生锈旧车喷漆使用。王范文华则回顾了自己作为第一代美籍华人女性创业者的奋斗历程。她提到母亲在二战后辗转从中国赴美求学的经历,也讲述了自己31年前创办Plastpro后面对歧视、孤立与官司挑战的坚强意志。她曾因支付不起学费而成为UCLA的助学金受助者,最终不仅完成学业,还成为该校基金会历史上首位亚裔女性主席。
Source: LA Post
NEWS 03

讲座探讨爱尔兰移民经验呼吁华人走出“身份政治”困局
On May 2, historian Qin Hui delivered a lecture comparing Irish and Chinese immigrant experiences, urging Chinese Americans to move from individual effort to collective action. He emphasized union-based organizing to gain rights, voice,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in democracy.
5月2日,作为《华人大讲堂》讲座之一,著名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及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秦晖以《从“阶级斗争”到“集体维权”:美国爱尔兰人经验对华人移民的启示》为题,深入分析爱尔兰移民从受歧视群体到主流力量的历史转型,并提出对当代华人移民的启发。秦教授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社会经济、全球化等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秦晖指出,爱尔兰移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摆脱了“身份政治”的局限,转而投身于以工会为代表的“阶级政治”,通过组织化维权打破社会壁垒,实现政治与经济的上升通道。相较之下,华人移民虽同样劳苦,却多以个人奋斗为主,缺乏集体行动的传统,导致权益保障薄弱。讲座强调,华人若要改变困境,应效仿爱尔兰人,通过建立跨代、跨阶层的联合组织,提升阶级认同与政治参与度,争取在公共事务中发声,推动从“被动忍让”向“主动维权”转变。此次讲座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当前华人社区如何突破结构性歧视的有力呼吁。秦晖教授指出,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主动组织、联合发声,华人移民群体才能真正赢得平等与尊严。此次讲座的主持人王华教授是美国华人联盟(UCA)董事会主席、新英格兰华人联盟(NECAA)共同会长,波士顿大学系统工程系副主任。
NEWS 04

超过25%的美国人认为华裔美国人是一种威胁
Over a quarter of Americans see Chinese Americans as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s 63% of Asian Americans report feeling unsafe, yet most Americans support initiatives to uplift and educate about Asian American communities.
非营利组织亚裔美国人基金会(TAAF)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担心华裔美国人对社会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调查还发现,40%的美国人认为亚裔美国人对其原籍国的忠诚度高于美国,这一数字自 2021 年以来翻了一番。TAAF首席执行官Norman Che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亚裔美国人对自己的祖国比对美国更忠诚,这反映出人们对‘永远的外国人’刻板印象的认同度正在上升。” 陈表示,这项调查“也凸显了亚裔美国人的认知与我们实际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令人不安且持续存在的脱节,这对我们的安全、归属感以及在这个国家的繁荣发展之路产生了切实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只有44%的美国人强烈同意二战期间监禁日裔美国人的做法是错误的。研究还显示,63%的亚裔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全,并担心自己会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歧视的受害者。尽管如此,近80%的美国人支持旨在提升亚裔美国人社区的具体举措,41% 的美国人支持要求学校教授亚裔美国人历史的立法。TAAF致力于打击反亚裔仇恨、并提供教育资源,这项称为STAATUS(美国亚裔美国人社会追踪指数)的调查询问了近5000名16岁及以上的在线受访者。
Source: NBC News
NEWS 05

《纽约客》主编新书历数华裔美国人漫长历史
New Yorker executive editor Michael Luo’s book “Strangers in the Land” uncovers the overlooked history of Chinese Americans, highlighting their role as protagonists who pushed America to live up to its ideals.
《纽约客》执行主编罗明瀚(Michael Luo)近日出版新书《异乡人》(Strangers in the Land),讲述排斥、归属与华人在美国的史诗故事,深入挖掘华裔美国人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本售价35美元的著作源于2016年他在纽约上东区遭遇种族歧视事件,其后他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公开信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移民家庭在匹兹堡出生的第二代华裔,罗坦言,自己虽受过良好教育、且有明确的亚裔美国人身份认同,但对19世纪以来的华裔历史知之甚少。通过深入的档案研究,他发现美国西部近200个社区都曾驱逐华人居民,并了解了1871年洛杉矶华人大屠杀、黄金德(Wong Kim Ark)争取出生公民权等关键历史事件。这本书延续了有色人种记者撰写通俗历史的传统,让艰深学术研究更易为大众所接受。罗明瀚强调,”华人不仅是受害者,更是美国故事的主角,他们参与推动了美国朝着理想的迈进。”
Source: Daily Breeze
NEWS 06

华裔女作家探索美国铁路工人史与女性认同
Christina Li, author of The Manor of Dreams, discusses how her Stanford education inspired her to explor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history in her gothic novel releasing May 2025, while examining Chinese female identity and improving Asian representation in media.
华裔作家克里斯蒂娜·李(Christina Li)即将于5月8日发布她面向成年读者的文学小说《梦幻庄园》(The Manor of Dreams),这部作品巧妙融合了美国华人铁路工人的历史与当代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探索。该书被描述为哥特式家族小说,探讨美国梦的真实代价及其延续下去的根基腐烂后的后果。在接受采访时,李分享了她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与动机。她表示,自己在斯坦福大学最后一年学习亚裔美国艺术史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一段被隐藏的历史——中国移民铁路工人建造了将美国推向经济繁荣时期的铁路,但他们被置于危险的环境中,收入远低于白人同行,尝试组建工会时甚至被扣发工资和食物。在《梦幻庄园》中,她希望探讨”一个机构或看似美好的环境背后存在矛盾历史”的主题;通过一个家庭为中心的密室悬疑故事设定,让一个华裔美国家庭亲自面对铁路工人的历史,以及他们美丽的家园可能浸润着这段痛苦历史的可能性。
Source: United By Pop
NEWS 07

芭比推出华裔设计师人偶庆祝亚太裔传统月
Mattel launches Anna Sui Barbie doll for AAPI Heritage Month, featuring the 60-year-old Chinese-American fashion designer’s signature style with bangs, red lips, and starburst dress, celebrating her journey from immigrant child to iconic designer.
庆祝AAPI传统月,美泰公司(Mattel)近日宣布推出以华裔时装设计师萧志美(Anna Sui)为原型的芭比娃娃,作为美泰”鼓舞人心的女性系列”(Inspiring Women Series)的最新成员。该系列此前曾推出以亚裔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山口丽子(Kristi Yamaguchi)和华裔好莱坞明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为原型的人偶。同时,美泰公司的芭比梦想缺口项目(Barbie Dream Gap Project)还将为APEX for Youth组织捐款,该非营利组织致力于赋能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亚裔和移民青少年。 现年60岁的萧志美全程参与了人偶的设计过程,包括选择人偶的体型、肤色和发型等特征。这款芭比娃娃的衣着灵感来自她自己2007年系列的星爆裙装,人偶的标志性造型完美展现了设计师的个人风格。作为中国移民的子女,萧志美在底特律郊区长大时并没有见到许多与她相貌相似的同龄人。她表示:”我觉得自己的独特性很好,所以我追求这种独特性,我的风格在搬到纽约后变得更加夸张……我喜欢那种关注,我想要脱颖而出。”她始终坚持的座右铭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萧志美于1981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十年后举办了首场时装秀。她希望自己的芭比娃娃能”激励其他女性梦想她们想在生活中做的事情”。
Source: People
NEWS 08

传奇演员卢燕将获好莱坞星光大道荣誉星
Legendary Chinese-American actress Lisa Lu, 90+ and still active in Hollywood, will receive her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on May 5, recognizing her 65-year career spanning iconic films from The Mountain Road to Crazy Rich Asians.
华裔演员卢燕(Lisa Lu)将于2025年5月5日在好莱坞星光大道获得第2811颗星星的荣誉。这颗星将在电影类别颁发,由好莱坞商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尼森(Steve Nissen)主持,女演员奥卡菲娜(Awkwafina)和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杨燕子(Janet Yang)将作为嘉宾发言人出席。卢燕的星星将位于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星星附近,两人曾在《山路》(The Mountain Road)中合作。她的星星也紧邻黄柳霜(Anna May Wong)的星星,后者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性,这象征着卢燕继承和发扬了推动电影业多元化的重要传统。卢燕是三届金马奖得主,已在影视舞台领域工作超过65年,即便90多岁高龄,仍活跃于演艺圈。她在多部经典作品中留下印记,包括《末代皇帝》(1987)中的慈禧太后和《喜福会》(1993)中的安美一角,以及在《摘金奇缘》(2018)中的扮演。她是好莱坞唯一同时在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金球奖)、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艾美奖)和演员工会有投票权的人士。
Source: Walk of Fame
NEWS 09

《美猴王漫游唐人街》艺术展庆祝亚太裔传统月
Seven acclaimed comic artists join Jerry Ma for “A Chinatown Odyssey” art exhibition at Pearl River Mart and Chelsea Market, reimagining The Monkey King throughout New York’s Chinatown landmarks in celebration of AANHPI Heritage Month.
为庆祝2025年亚太裔传统月,漫画艺术家Jerry Ma联袂多位知名漫画大师,将在纽约举办《美猴王漫游唐人街》(A Chinatown Odyssey)艺术展,呈现孙悟空在纽约唐人街的现代冒险。这是他前独展的扩展版,此次他邀请了Bernard Chang、Sean Chen、Cliff Chiang、Soo Lee、Howard Ma、Jerome Opeña和Kimberly Wang等著名漫画艺术家共同参展。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孙悟空形象,将其塑造为朋克摇滚歌手、舞王、篮球运动员等不同角色,并将其置于哥伦布公园、运河街地铁站、点心餐厅和变形教堂等纽约唐人街的标志性地点中。主展将于5月1日至8月24日在纽约百利超市(Pearl River Mart)展出,而第二个展区将仅在亚太裔传统月期间在切尔西市场展出。该展览不仅展示了亚裔美国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角色的创新诠释,也反映了亚裔美国人在流行文化中的创意融合与多元表达。
Source: The Nerds of Color
NEWS 10

洛杉矶亚太电影节华裔导演献礼故乡感人短片
The 41st Los Angeles 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features Chinese American filmmaker Dorothy Xiao’s short film “Only In This World,” which explores grief and cross-cultural friendship inspired by her experiences growing up in San Gabriel Valley.
第41届洛杉矶亚太电影节(LAAPFF)于5月1日至7日隆重举行,展映超过27部长片和100部短片。华裔导演Dorothy Xiao的短片《唯此世间》(Only In This World)于5月3日在蒙特利公园AMC大西洋时代广场14影院首映,这部11分钟短片受导演观察母亲在圣盖博谷公园练太极的场景启发而成,讲述一位中国移民母亲费菲(由李晨饰演)失去女儿后的悲伤历程,以及两位年长女性跨越种族建立友谊的故事。影片大部分在圣盖博谷拍摄,包括萧导演父母在阿罕布拉的家。35岁的Dorothy在阿罕布拉长大,曾执导13部短片,参与超过30个电影和视频项目。她获得亚太娱乐联盟(Coalition of Asian Pacific Entertainment)2.5万美元短片挑战赛资助,用于《唯此世间》的制作。萧导演表示:”能在家乡的电影节展示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回家’的感觉。”她将影片描述为献给自己成长之地的”情书”,展现了圣盖博谷多元族裔社区的美丽与包容。电影节主办方表示,在当前”社会、文化和政治分裂”的时代,他们致力于通过电影艺术连接社区、弘扬多元文化。
Source: Daily Breeze
题图作品介绍

“《唐人街奇遇记》既是一封情书,也是我成长过程中唐人街的个人旅程”,艺术家Jerry Ma在展览简介中写道,“还有谁比孙悟空和他的小伙伴们更适合踏上这段旅程呢?”马提到,他童年对唐人街的记忆包括点心、姜糖、买菜,以及“终于找到一个大家都长得像我的地方”——Jerry Ma
Source: Type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