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北美华人周刊 第一百一十七期 2025-4-28

NEWS 01
贸易形势下中国企业依托社交平台与跨境电商双重渠道

Amid rising U.S.-China trade tensions, Chinese manufacturers use TikTok and platforms like DHgate to bypass tariffs and reach global consumers. 

在当前中美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商和电商平台正通过社交媒体和跨境平台寻找新出路。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145%的关税,中国也以高达125%的关税回应,贸易战已严重影响中小企业,一些中国供应商则借助TikTok等平台直接向海外消费者推广商品,规避贸易壁垒。例如,他们在视频中展示与国际品牌类似的产品,并强调直接购买可以节省成本。尽管质量和品牌保证无法与正品相比,但价格低廉的“直购”模式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在此复杂形势中,像敦煌网(DHgate)、淘宝(Taobao)和希音(SHEIN)这样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成为新的突破口。敦煌网的创始人王树彤原为清华教师和微软高管,早年与雷军等人共同创办的“卓越网”被亚马逊收购后,她于2004年成立敦煌网,专注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出口商品至海外,如今已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

Source: BBCCNN

NEWS 02
华裔社区组织坚守移民权益教育面对指控

Chines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 New York affirm their commitment to providing legal rights education to immigrants despite accusations that these “Know Your Rights” workshops obstruct law enforcement efforts by ICE. 

据纽约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亚裔社会服务非营利机构“华人策划协会”(CPC)因举办“了解你的权利”培训,被保守派媒体Blaze Media指控为”阻碍执法人员”的团体之一。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马克·格林(Mark E. Green)和监督调查问责小组委员会主席乔什·布里奇恩(Josh Brecheen)已致函CPC,要求其提供相关记录。报道说CPC通讯总监Alice Du坚决拒绝了这些指控,指出该机构作为一个有60年历史的非党派组织,完全遵守所有法律,仅向参与者告知其宪法权利。多个华裔社区领袖和组织也表示,将继续为移民提供法律权益信息和资源服务,无意被卷入政治纷争。布鲁克林非营利组织联合文化协会创始人梁华照(Huazhao Liang)指出,这类指控背后可能存在政治动机,他也注意到这种恐惧氛围导致无证移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大幅下降。

Source: Documented (NY)

NEWS 03
博物馆专题讨论会探讨出生公民权

A Los Angeles museum panel discussed Trump’s challenge to birthright citizenship, warning it contradicts the 14th Amendment and past rulings like the Wong Kim Ark case. 

4月18日,在洛杉矶华美博物馆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特朗普总统试图挑战美国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行政命令旨在取消无证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引发了广泛的法律和社会争议。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任何在美国出生并受其司法管辖的人,均为美国公民。然而,特朗普政府认为,非法移民的子女不应享有此权利。此举被批评为对宪法的严重挑战,并引发了多起法律诉讼。在座谈会上,专家们回顾了1898年黄金德诉讼案中最高法院的裁决,该案确认了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子女享有公民身份的权利。他们指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与这一历史判例相悖,可能对移民社区造成深远影响。此外,座谈会还讨论了该行政命令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包括可能加剧种族紧张关系、破坏社会融合以及对美国宪法原则的侵蚀。目前,已有多个州和民权组织对该行政命令提起诉讼,联邦法院也已发出初步禁令,阻止其实施。最高法院预计将在5月15日就此案进行听证,最终裁决可能对美国的移民政策和宪法解释产生重大影响。

Source: Daily News LA

NEWS 04
硅谷作家邢立美新书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世界

Abigail Hing Wen’s upcoming children’s book The Vale blends AI-themed sci-fi with vivid illustrations and an animated short. It explores love, family, and ethics in virtual reality, reflecting her advocacy for responsible AI and her cross-disciplinary storytelling career. 

知名跨界作家邢立美(Abigail Hing Wen)面向小学生的新书《山谷》(The Vale)将于今年9月发售,此书系她在早期用业余时间写成。与先前的《台北爱之船》等作品不同,这是个科幻故事,主要围绕一个发明者在人工智能创造的虚拟现实世界里的探索,恰好应对了时下的AI热潮,并探讨了伦理道德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据悉,该书不仅与插画艺术家Yuna Cheong合作,以妙曼的形式呈现,而且同时还制作为短片。这部短片在现实世界和动画世界之间切换,将现实与想象完美融合,以惊艳的视觉效果探索了爱、家庭和韧性。邢立美在俄亥俄州出生长大,18岁考入哈佛大学,后在硅谷一家风投公司做律师工作。原本她预备走学术道路,成为法学教授,但是她无法说服自己走这条路,而她对小说创作的浓厚兴趣为她带来了更大的实现感,以及《台北爱之船》等作品的成功,她的最新作品是《Kisses, Codes, and Conspiracies》。如今,邢立美是一个专职的作家、导演、制片人和公共演说家,并在致力于负责任地使用AI的非营利组织Partnership on AI(PAI)担任公平、透明和问责专家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Source: DeadlineWorld JournalPeople

NEWS 05
新锐餐厅试图改变人们对美式中餐的看法

Anthony Wang opened his first restaurant, Firstborn, in LA’s Chinatown, inspired by his sister Lulu Wang. Despite initial parental hesitation, he pursued culinary arts over classical piano, aiming to redefine Chinese American cuisine and create emotionally resonant food experiences. 

3月28日,年轻的“华二代”Anthony Wang在洛杉矶唐人街文华广场(Mandarin Plaza)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Firstborn。他将自己厨师生涯的成就归功于姐姐王子逸(Lulu Wang),他小时候学习古典钢琴,而且弹得非常好,经常在州级比赛中名列前茅,但到了18岁,在姐姐支持和鼓励下转行烹饪。最初他很担心,因为他不想让身为中国移民的父母失望。“移民家庭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蓝领工作,”王说。“我爸爸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洗碗工。这是他最不希望自己的独子,也就是他在美国出生的第一个孩子遭遇的事情。我的父母移民到美国,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机会拥有更好的未来。”当王终于向父母表达自己想当厨师的愿望时,他们感到很困惑。用王的话来说,是姐姐多年来“劝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花了十年时间学习经典法式料理技巧,并在多家餐厅接受过培训。比他大11岁的姐姐也是一位出色的家庭厨师,但她更出名的日常工作是电影导演及制片人。她拍摄的关于外祖母的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于2019年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王表示,他想重新诠释“美国华人”的含义:为什么人们会这样看待美籍华人食物?他又该如何改变他们的看法?Firstborn 就是他的答案。王的目标之一是向人们展示中国菜的广阔天地,而且“当菜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并成为记忆深处的一部分时,那种满足感真是无比。”

Source: LA Downtown News

NEWS 06
华裔女性尝试来自中国六朝、京剧和唐朝的妆容

Australian-Chinese writer Jackie Zhou explo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akeup for a week, inspired by Tang-era styles and Beijing opera, urging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to avoid cultural misinterpretation. 

澳籍华裔作家Jackie Zhou近日在《时装日志》撰文,分享了她连续一周尝试中国传统妆容的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在西方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挑战与感悟。Zhou首先借鉴了唐代流行的“桃花妆”,脸颊点染柔和粉色,并在太阳穴附近绘制名为“斜红”的新月形红色印记,这在历史上被视为美人特有的标志。此外,她还从京剧脸谱中汲取灵感,尝试将浓烈的红色大面积涂抹于眼睑、鼻梁和脸颊,呈现出大胆而戏剧化的视觉效果。她表示,这种妆容使自己格外显眼,起初曾感到紧张与不自在,但随后逐渐意识到,公开展现传统妆容是一种拥抱并自豪地展现自己文化遗产的方式。同时,她也反思了作为华裔在西方社会表达文化认同时可能面临的误解,例如被视为刻意装扮或角色扮演。周呼吁在尝试传统妆容时,应更深入了解并尊重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从而避免文化挪用和误读。这次经历使她重新审视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也激发了对于多元文化表达的更多思考。她表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穿着体现自身文化元素的服饰,但又不至于让人感觉像是在玩角色扮演(Cosplay),也就是感觉就像在穿戏服一样。又比如,穿着旗袍去夜店,会让人觉得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

Source: Fashion Journal

NEWS 07
华裔美国网红助孟买爱心女士创业售水果

A Chinese-American fashion influencer went viral for helping a Mumbai woman who cares for hundreds of animals start her own fruit-selling business, with viewers captivated by both the heartwarming gesture and the woman’s multilingual abilities. 

热门华裔美国时尚博主迈尔斯·莫雷蒂(Miles Moretti)最近在印度孟买的善举赢得了网友的广泛赞誉。以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各国街头走秀而闻名的莫雷蒂,遇到了据称照顾“200只猫狗”的孟买女士罗斯·海文·弗朗西斯(Rose Heaven Francis)。在这段迅速走红的视频中,罗斯凭借活泼的个性和多语言能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她表达希望开始售卖水果的创业愿望以支持她的动物救助工作时,莫雷蒂和他的向导第二天便为她购买了一辆推车和水果,帮助她实现了创业梦想。莫雷蒂在视频中解释道:“我并不富有,通常也不会在镜头前做这些事,但在偶遇罗斯并听到她的故事后,我一时兴起想帮她找到一种体面的自我支持方式。你无法拯救整个世界,但帮助一个人绝对做得到。”

Source: Times Now News

NEWS 08
亚裔影星关南施回忆录下周发售

Nancy Kwan discusses her memoir A World of Nancy Kwan, reflecting on her groundbreaking Hollywood career, iconic roles, and overcoming racial barriers. As one of the first Asian leads, she became a trailblazer, opening doors for future Asian representation in film. 

好莱坞巨星关南施(Nancy Kwan)日前做客《每日秀》节目,与主持人钱信伊(Ronnie Chieng)畅谈新回忆录和标志性职业生涯。新书取名《关南施的世界》,仿自她的成名作《苏丝黄的世界》,该片讲述湾仔风尘女苏丝黄的复杂情缘。早起电影中的亚裔角色通常由白人演员化妆扮演“黄脸”,而这些配角也都是些老套的玩意儿:店主、女佣、妓女、仆人。关则在该片中出人意料地担任主角,并一炮走红,成为亚裔的希望之光。她还演出音乐剧《花鼓歌》,这些作品推动她成为了好莱坞最引人瞩目的欧亚混血儿演员之一。作为国际巨星,她以其美貌、优雅、真诚和勇气而闻名,被誉为“华人嘉宝”、“亚裔芭铎”。回忆录记录了她的人生历程,包括如何面临重重障碍、克服种种偏见,而她的成功又如何为他人开辟道路。在这次采访中,她谈到了一次偶然的试镜是如何让她进入好莱坞,以及她在香港与李小龙的友谊。

Source: Broadway World

NEWS 09
女摄影师以肖像作品探索美国人身份意义

Chinese American photographer Lisa Tang Liu creates self-portraits exploring her American identity, using cyanotype techniques to address issues of belonging and racial prejudice experienced during COVID-19. 

跨界摄影艺术家刘唐(音译,Lisa Tang Liu)的概念摄影作品正在麻省的丹佛斯博物馆(Danforth Museum)展出,展期持续至6月8日。这些作品既个人又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亚裔美国人和移民的经历。她长期为他人拍摄肖像,却从不愿拍摄自己。直到新冠疫情爆发,唤起了她童年在新泽西州白人社区成长时作为华裔感受到的”羞耻感”,反亚裔暴力事件增加使她既担心健康、更害怕成为种族歧视的目标。面对这种处境,她转向艺术创作,开始用胶片相机拍摄自己的肖像。她的九件作品正在展出,作为探索身份认同的主题展览《自我》(Selfhood)的一部分。刘九岁来美、十五岁获得公民身份,她表示自小就一直思考“作为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她说,“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的脸与美国国旗并置时,能够接受很多拥有亚洲面孔的美国人的存在。”刘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后,曾在科技初创公司和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后转向婚礼摄影,后来在新英格兰摄影学校深造,近年来开始积极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Source: SambanLisa Tang Liu

NEWS 10
两部新片探索同性婚姻的文化认同与家庭接纳

Two new films, The Wedding Banquet and A Nice Indian Boy, explore same-sex relationships in Asian American communities, offering heartwarming and humorous perspectives on how families navigate marriages that may not be accepted in their cultures of origin. 

近期的两部电影《婚宴》(The Wedding Banquet)和《一个好印度男孩》(A Nice Indian Boy),以温馨幽默的方式,呈现了亚裔美国社区中同性恋爱与婚姻的故事,聚焦家庭如何面对在原生文化中可能不被接受的婚姻形式。《婚宴》是对李安1993年经典作品的现代翻拍,本周上映,将故事背景从纽约转移到西雅图,演员阵容包括陈鸾(Kelly Marie Tran)、杨伯文(Bowen Yang)等。《一个好印度男孩》则讲述了印度裔爱情故事,探讨了文化认同、收养和家庭价值等多重主题。两部影片都为同性恋亚裔美国人提供了难得的银幕代表性,描绘他们被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所包围,以希望和幽默的方式呈现婚姻幸福之路。

Source: AsAmNews